到底是怎樣的原因,驅使人們願意思考這些不幸的同時,卻又刻意迴避台灣即將被中國併吞的巨大不幸?
人們閱讀欣賞怎樣的故事,怎樣的價值就在心中生根。從小看《冰雪奇緣》那種勇敢追尋自我、用愛融化冰雪的故事,自然而然就覺得「肯定自己」與「愛」是與空氣、食物一樣重要的元素,當然自尊自信、不會自輕自賤;相對的,看多了《康熙傳奇》與《甄嬛傳》,自然就覺得當個擅長揣摩上意的奴才與勇於爭風吃醋的嬪妃才是活下去的硬道理,自然不覺得對威權跪下磕頭有什麼不對。
長此以往,在不同文化薰陶下,分別會塑造出不同的國民性格,也就是理所當然當然的事情了。
台灣經歷了長達近七十年的戒嚴統治,整個島嶼上的精神力量以「活下去」為最高指導原則、「發大財」為人生目標。我就聽過一位勇氣謀略才華勝我十倍的朋友說「都已經是中年人了,哪裏還有人在討論理想的?你這樣我很難跟你聊天耶!」
在台灣島上,沒有對與錯,只有強與弱。有力氣大聲說話的自然不是弱者,手上握著麥克風能夠大聲說話的自然都是強者;在強者的眼中,壞人當然不可能是弱者,於是壞人這種(會去欺負他人的)「強者」必然是「他者」~~白話的說,就是「殺人的就是畜牲」、以及「畜生憑什麼享有人權」。
因為公視好戲《我們與惡的距離》,大家終於願意開始用更多元的視角去看待過去少有人願意關心的某些議題。雖然這樣的探討距離死刑存廢的政策討論還隔著很多層,至少「殺人償命天經地義」這個在台灣被多數人奉為天條的俗諺總算有了被討論的可能。
這背後的意義是:影響力最大的人,是「說故事的人」。那些專家學者的深刻思考固然很重要,但是電影、電視劇、小說….種種說故事的方式引人關心、啟發思考的故事,才能吸引多數人的注意力,才能夠真正鼓動社會思潮,社會才有對話、思辨,然後才有可能往善的方向前進。只可惜有能力用精彩故事吸引注意力是如此的少數。
「大眾的注意力」是一種極端寶貴並且有限的資源。下班後能夠運用的就是那麼一點時間,可能吸走我注意力的事情那麼多~~韓劇日劇就不用多說了,除此之外還有KUSO的網紅影片、看完腦中沒有思考只有泡泡的偶像劇、精彩刺激的籃球轉播……人們的注意力被這些東西吸走之後,還剩下多少人有意願、有時間關心社會?
然後,那極少數願意關心社會的人,不管是早上開車打開收音機還是晚上打開電視政論節目,還要聽多少政論名嘴宣傳中國的領導如何重視民意、回應民意的需求,以及台灣被中國併吞之必要與必然。
更悲哀的是,當我們的社會終於進步到能夠關心一些所謂比較深沉的議題的時候,已經時不我予了。整個台灣已經被拖上被中國併吞的絞刑台。關心公共衛生資源不足?關心精神病患的處境?關心死刑犯?我不是說這些不重要。這些太重要了。問題是,到底是怎樣的原因,驅使人們願意思考這些不幸的同時,卻又刻意迴避台灣即將被中國併吞的巨大不幸?
就好像,一言一行都受到關注的當紅藝人願意為了同志平權發聲,但是為了中國市場寧願背棄民主台灣,說出「支持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種種背棄理念、背棄創作自由的自我閹割言語,並且對於中國的步步進逼不發一語。
總之,人們就這樣,用極有限的注意力偶爾關注某些還算重要的公共議題,但是對於迫切且巨大的台灣民主與主權消失危機,卻又刻意地聽而不聞、視而不見、存而不論!
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我距離自由財產人權毫無保障的地獄,已經越來越近。
作者 / 吳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