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政府機構存在的劣勢在於:細部的管制仍多、處理總體經濟的能力少、社會服務的組織編制和人員編制上較為薄弱,增添許多組織的溝通成本。
作者 / 林士清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電視劇近日在中國爆紅,鄧小平在1982年說服11位副總理集體辭職,開啟國務院改革的議程,讓筆者心神領會。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分別在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進行了六次規模較大的政府機構改革。截止到2012年,國務院組成部門為27個,這是改革開方後第七次政府改造,平均每五年就進行一次調整,顯現此國務院機構改革的議程設定頻繁。
政府應當放權給社會、地方,權力一把抓的結果未必是好事,反而製造更多的不效率與弊病,環顧1982年以來的中國大陸歷經多次機構改革,最大的教訓乃忽視了政府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反映出此次強調「職能轉變」作為機構改革的核心。
三十年來國務院改革的塑身與瘦身的不斷,關鍵在於無論是政府改造或機構改革,必然涉及組織數量及人事員額的政治風險。OECD各國從80年代以降吹起民營化風潮,以經濟效率為核心,管理技術為取向的政府改造,目的乃針對過渡肥胖的政府機構進行大規模整併。中國大陸也關注過OECD各國也吹起政府改造的策略,但因政治體制、經濟發展及會型態等殊異,也害怕過渡的改革會陷入俄羅斯轉型的後塵,導致機構改革的策略和各國政府改造不盡相同,偏好中醫的內部調養,而非手術的外科處理。
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互動關係也逐漸轉變,隨改革開放後越發激烈震盪,「強國家-弱社會」的政府主導發展型態有所調整,國務院的機構改革可適度讓市場和社會,履行更多的公共職能,減輕政治壓力及行政負擔。所以,按照中國大陸對國務院機構改革的定義,歷次政府機構改革乃依循過往的基礎上進行,堅信漸進式的改革策略,政府機構的數量和員額保持相對穩定,不作大幅修改。換言之,只是集中力量解決行政體制中,影響改革和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以便確保現代化建設中,提供組織保障。
徒法不足以自行,中國大陸政府機構存在的劣勢在於:細部的管制仍多、處理總體經濟的能力少、社會服務的組織編制和人員編制上較為薄弱,增添許多組織的溝通成本。甚者,國務院機構的分工過細且職責交叉,組織部門的本位心態重,現行偏向大部門制的改革方向,恐怕形成大部門追求包山包海的組織編制,美其名是提高行政效率,減少疊床架屋的組織設計,增添自身部門的政治份量,亦免於下一次機構改革的議程中,避免成為被檢討或被整併的對象。
國務院的的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被迫做出許多調整,以積極回應社會的快速變遷,但大而無當的政府組織不僅存有效率的疑義,政治上的因素始終無法有效精簡,導致歷次的國務院改革,形成三種類型的惡性循環:第一類是組織員額的惡性循環,即員額的精簡、膨脹、再精簡又再膨脹;第二類是組織機構的惡性循環,即機構的合併、分開、再合併又再分開;第三類是行政權力縮放的惡性循環,即權力有時下放、上收、再下放又再上收。此充分印證鄧小平在1982年所言: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
(作者為臺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