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內中國國民黨和國外中國共產黨的步步進逼,每次大選都可能是決定性的一戰,不只關乎下個四年,更是關係能否維繫未來台灣民主的重要時刻。
四席立委補選上週末落幕,民進黨成功守住傳統綠營票倉的兩席,對於九合一大選敗選的綠營而言,具有替支持度止血的指標性意義。誰料!前行政院長賴清德隨即登記參加民進黨的總統黨內初選,替政壇投下了震撼彈。
不過,黨內初選對一般民眾而言,充其量是另一個測試政黨民主程度的指標。如果民進黨黨內這次初選所展示的民主程度,比起中國國民黨表現的更差、更糟糕,某種程度2020總統大選,民進黨也不用考慮會有勝選的可能性。
民進黨在歷經過去修改規則,從過去的黨員投票到不同比例,再到完全排除黨員投票,採用全民調。某種程度,從規則開始就是為降低初選紛爭,即便在初選廝殺,待人選確立後,無論黨內或綠營支持者還是習慣集中選票給最後勝出的候選人。從政黨屬性來看也是如此,民進黨黨員就算輸了初選,也較不會脫黨參選,支持者也厭惡這類「背骨」的政治人物,選舉歷史上少有成功案例。
不論是目前確定登記初選的蔡英文總統或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兩人提出那些非選不可的理由,都必須真實面對民眾乃至於綠營支持者的聲音才是最重要。初選制度,不只是要求公平競爭,也希望是「競而不爭」,透過彼此拉抬的過程繼續幫民進黨凝聚止血但未回流的民意。可別學習中國國民黨目前的初選內亂,冗長的過程不只會被中間選民唾棄,被看破其實是「拼政治比拼經濟」還賣力。而且黨內各派系的廝殺,初選後是否可以快速恢復戰力,也還在未定之天。
或許賴清德參加初選只是一個過程,畢竟現任總統沒有不繼續連任的道理,否則豈不是自己打臉過去的施政成果。期待後續民進黨能夠推出最強的組合,就目前來看,支持者很能夠接受「英賴配」的組合,就算選前兩人要分進合擊,但到了選舉的關鍵時刻,實在沒有道理,把黨內力量分散。
面對國內中國國民黨和國外中國共產黨的步步進逼,每次大選都可能是決定性的一戰,不只關乎下個四年,更是關係能否維繫未來台灣民主的重要時刻,黨內競爭不是問題,不過也不要因此因小失大,忘記了台灣內外腹背受敵的事實與危機的現況。
作者 / 陳冠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