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要用全民調這種有問題的機制,民進黨內自認為民主進步,但實際上是沒用大腦。我準備要惡搞民進黨的全民調來看笑話了,你呢?
民進黨在2011年就提出以「全民調」來挑選黨內總統以及立委的候選人,透過對外民調方式挑選出能夠爭取到最多支持者的候選人,也避免掉人頭黨員灌票影響黨內初選的問題。對於黨內有意參選的候選人而言,要爭取的不只是黨內同志的支持,而是所有選民的支持,就不只是參選前臨時抱佛腳就可以,而是平時對選民就必須有所耕耘,看起來是一個挺合理且更不容易被特定派系影響初選結果的設計。
不過,看似合理的設計,其實有著大洞。進行全民調時,受訪者有著幾個前提,才能夠讓這個機制運作順利:
一、必須隨機:受訪者必須是任意挑選,這也是一般民調設計的前提。要透過少量的抽樣訪查,去得知全體民意的樣貌,其實就是統計要解決的問題,由於是隨機抽樣,因此每次做出來的結果都會有誤差存在,而實際執行民調的狀況可能使誤差更大。舉例來說,如果以電話民調的方式,隨便產生一串電話號碼,讓民調公司打去做調查,看似任意挑選,但是事實上得到的結果並非隨機。當民調公司白天打市內電話號碼,能夠在家接電話的人,不是家庭主婦就可能是退休老人居多,即使撥打手機,一般民眾白天在上班,也未必能夠接電話或花時間回答民調。這樣的結果,可能只是調查了特定族群的意見,不見得可以代表全體民意。
二、必須誠實:你可能會覺得奇怪,會有不誠實的受訪者嗎?當然有!你來問我意見,我愛怎麼講都可以,我也不需要為民調結果負責。這其實也是統計學上要處理的課題,如何透過問卷的設計,把不誠實的受訪者濾除,也就是常聽到調查統計上會說「有效問卷」的概念。
三、必須中立:這其實是採用全民調最大的一個破綻!當這通民調電話打給反對黨的受訪者時,不妨試想一下,這位反對黨是要照實說出他認為最有競爭力的候選人,還是說一個最沒競爭力的候選人,好讓自己黨的候選人將來競選時比較輕鬆?
在此舉個簡單的實例,你應該就清楚明白了 — 2016總統大選的洪秀柱!沒錯,柱柱姐要出來現身說法了,想當年柱柱姐是國民黨內唯一登記參選的總統候選人,國民黨為了要卡柱,要求柱柱姐要獲得30%以上的民調支持度才行。是說,以上面講的前提,相信當時有許多民進黨支持者跟中間選民,也是基於幫助民進黨,或是等著看笑話的心態,說出「唯一支持柱柱姐」吧!
再以簡單的國小數學來說明,原本黨內五五波的兩位候選人,在全民調的機制下,最極端的狀況來看,非黨內的受訪者都灌票給其中一位候選人,那麼實際民調的結果就會變成75%對25%的得票率。在這個比例下,原有這位有50%勝算卻只得到25%的候選人,要在黨內拿到多少票才能贏得初選呢?答案是幾乎不可能,因為即使拿下黨內100%,全民調之後也才五五波。這只是為了說明全民調謬誤而舉的簡單例子,實際上反對黨人數跟中間選民的比例也要列入計算,這就留給有興趣的讀者。
如果要解決「全民調的謬誤」,該如何是好呢?在此嘗試提出一個可能的解法,結合以下兩個方式:
一、改變全民調的訪問問題:從「你支持誰?」改成「你認為誰當選的機會大?」。不管是對比式或互比式民調的做法,讓受訪者跳脫出自己的角度,改從整體的角度來看該黨內誰最有機會勝選,得到的結果不是受訪者個人的喜好,而是整體民眾對於勝選者的推估。
二、給予受訪者說實話的誘因:要提高受訪者說實話的可能性,就是把受訪者也拉進來,讓他有切身感、讓他對民調結果的正確性有責任或者有利益。比方說,針對民調結果回答勝選候選人那一群的受訪者,給予獎勵。
例如全民調之後,假設賴清德贏得全民調,就讓民調中選賴清德的人可以參加百萬抽獎,這樣即使是國民黨深藍支持者,多半也得口嫌體正直,乖乖說出心中認為會勝選的民進黨候選人。
以目前採用全民調機制,可以預知民進黨後續會像當年的國民黨陷入內亂,不是推出弱弱的民調勝選人,就是要中途換人自亂陣腳。民進黨要用全民調這種有問題的機制,民進黨內自認為民主進步,但實際上是沒用大腦。我準備要惡搞民進黨的全民調來看笑話了,你呢?
作者 / 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