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問題從經濟數據蔓延到社會問題,便是社會保險和救助的範圍,處理機制不佳會變成政治衝擊。
作者 / 林士清
臺灣目前是否躲過失業率過高的現象?起碼從政府公布的資料,看似失業率是有逐步降低的現象,但不能說明是因為經濟狀況好轉而降低失業率,而是季節性因素影響,受應屆畢業生與暑期工讀生投入勞動市場所致,失業率與就業體系的因果分析及問題建構之抽絲剝繭,值得大家好好思索。
依據主計處最新資料公布,今年7月失業人數為46萬4千人,較上月增加1萬3千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9千人;失業率為4.02%,較上月上升0.10個百分點,較上(102)年同月則降0.23個百分點;經調整季節變動因素後之失業率為3.95%,較上月下降0.02個百分點。7月勞動力參與率為58.63%,較上月上升0.18個百分點。臺灣失業率雖降至4.02%,但和鄰近國家如日本3.7%,南韓3.6%,香港3.3%,新加坡2.0%來比較,筆者直接了當地認為失業率問題,依然是臺灣社會呼吸的痛。
失業問題從經濟數據蔓延到社會問題,便是社會保險和救助的範圍,處理機制不佳會變成政治衝擊。無論是共產國家或民主國家,乃世界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公共問題。冷戰前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國家基本上否定失業的存在,但經濟生活是建立在國家集體制下,透過中央的計畫經濟來完成,政府並非以經濟效率或社會效率的方式來安排工作,於是零失業的代價乃普遍性的低度就業問題。民主國家的解決模式可分為三種類型:維持生活水準的各種失業補助或津貼、提升個人就業能力的職業教育與訓練,以及設立公共就業機構促進就業媒合,於是政府對失業者提供適當的失業救濟金,並由專責的就業輔導機構協助尋找工作機會,藉此協助失業者渡過失去生計的困境,期待失業者能夠從貧窮的境遇中掙脫而出。
若以台灣的就業政策體系而論,原有的就業安全體系是由「就業保險」、「就業服務」及「職業訓練」等三大體系所構築而成,也是全球多數資本主義國家在因應資本化競爭下所產生的失業時主要運用的政策工具,此種以提升經濟效率為思維的政策工具,長久以來為台灣促進失業勞工再就業的重要措施。但筆者卻產生一種反思的問題意識:何在這一波又一波的失業潮中未發揮應有的效果,造成失業者人數大增的情形出現。首先,乃就業保險促進就業效益低,也對就業弱勢者幫助有限,因為領取失業給付者人數遠大於提早領取就業獎助津貼及職業訓練補助津貼的失業人數,反映出此種機制並有效提高失業勞工參與職業訓練的意願。
另一方面,就業服務利用偏低,提供的職缺排除就業弱勢者的需求。究其原因,除了宣傳不足和就業媒合不彰,失業者領完失業給付後,沒有更強烈的誘因讓長期失業者再去就業機構服務。最後,職業訓練不符勞動市場所需,且就業弱勢者的成本高效益卻低。以公立職訓機構所提供的職訓類別而言,集中於第二級產業的技術訓練,適合對象是青壯年的就業人口,但對中高齡、婦女及身心障礙為主的弱勢就業族群卻得花費更高成本,但效益往往不及一般的受訓者。
事實上,就業政策一詞在學術上並無明確的定義,綜觀學界對於就業政策的使用,幾乎包含了所有與就業具有關連性的政府干預,種類繁多而難以勝數,但國內的失業問題與就業政策體系不能僅以量化數據表現,必須從政策體系的脈絡去分析,當前國內就業政策體系是否乃處理臺灣失業高漲的問題,仍值得公共輿論細細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