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皆抵擋不了人民寄望子女能夠完成高等教育學歷的民心,差別在於國家對於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過程中如何調整高教方向罷了。
3/2報紙下標《教育部出狠招!鎖定近10校加速退場》,媒體再度替後段大學的退場來個點點名。除了早在去年12月便被教育部勒令停招一年的南榮科技大學外,此次遭到點名的私校還有華梵大學、和春技術學院、高苑科技大學、中州科技大學、玄奘大學、明道大學、崇右影藝科大等校。高教海嘯已經逐步淹沒私校,成了不可逆的趨勢,民眾與媒體紛紛將這場海嘯的元凶歸咎於當時推動廣設大學的李遠哲、吳京等人。然而,事情恐怕不如大家想的如此單純,讓我們搭著時光機,慢慢地找出誰是殺死高教的兇手。
1994年民間發起410教育改革運動,訴求之一的廣設高中大學使得專科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改制升格為技術學院,隨後又以極短的時間批准了技術學院改名科技大學的申請。
當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學院/技術學院改名大學蔚為風潮,政府官員所到之處便是承諾將協助學校改制、改名。諷刺的是,2007年時任總統陳水扁先生參與興國管理學院(現已轉賣中信集團轉型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體育館落成典禮時,當場允諾將全力協助改名興國大學,興國管理學院卻於2013~2014年間風波不斷,在2015年終就不敵少子化賣給了中信集團。
爆炸性的核准改制、新設學院以上學校,難道時任官員會料想不到未來將會造成學歷貶值,且受少子化衝擊而使得海嘯淹沒高教嗎?我想官員們是知道的。無奈的是,台灣的民風一直以來都是一頭熱,且習慣於在選舉的過程中開了一大堆支票,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支票,開了就一定要想盡辦法實現-哪怕兌現後的成效不佳。
25年過去了,推動教育改革並廣設大學的訴求完全的實現,大學錄取率由當年約4成的錄取率,到現在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念大學,當年風風光光剪綵宣布新設、改制、升格為學院/大學的學校,如今也慢慢中箭落馬、身受重傷,令人不勝唏噓。
事實上,國內外高等教育浮濫、人人念大學所衍生的爭議與問題叢生,社會大眾逐漸意識到接受高等教育與薪資所得不成正比而否定高等教育的價值,然而,高等教育由菁英教育轉為普及化教育的關鍵,應來自於經濟。
自二次大戰結束後,各國經濟以倍數成長,多數國家人民逐漸改善了生活水平,生活水平改善了,便有多餘的心力關注教育,於是多數國家的人民對於下一代的教育水平逐漸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一路上漲到了高等教育。世界各國皆抵擋不了人民寄望子女能夠完成高等教育學歷的民心,差別在於國家對於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過程中如何調整高教方向罷了。
回過頭來看,1994年教改團體的訴求有其時空背景,當初民間所呼籲的廣設公立大學變成廣升專科學校,習慣性貪求一時的方便與迅速的主政者思維,加上一窩蜂熱潮的民間風氣,才是造成浮濫擴張的元凶,如果要說是誰殺死高等教育,沒有人不是加害者。
作者 / 許家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