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波入閣的「落選者聯盟」青壯派雖然選後逐漸洗白,但在幾個重大議題仍未實際解決的當下,原有的壓力和罵名只會加倍反映在陳其邁和林佳龍等人身上,這些而缺少中央行政資歷的「地方官」開始接觸國家的政務,會是準備接棒登高,或是失血的開始呢?
本次新閣揆產出的過程,和鄉土劇一樣撲朔迷離,從最早幾家與「不願具名黨政高層」關係密切的媒體,爆出蘇貞昌和陳其邁搭配開始,主流媒體先是全跟著報,好像就成定局一般,第二天眾卻又大夢初醒,想起蔡英文與蘇貞昌的種種恩怨,還有正副閣揆兩人從派系到立場皆不搭嘎的恐怖後果。
於是,民進黨內部的蘇系先跳出來說「沒有被徵詢」,接著政壇老將趙少康等一夥政論節目名嘴也說不可能,蔡英文對內不「蘇陳」,對外面習近平和大老的夾擊也好像撿到槍般一夕洗白,局勢越來越讓人迷糊一片。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總預算審畢,賴清德辭去,幾個小時後,那位沒被徵詢過的蘇貞昌宣布回鍋,與之搭檔的是扁系正義連線的陳其邁。
賴清德錯過辭職黃金時間,恐被蔡英文擺上一道
這次的內閣異動,與其——如大部分名嘴所說——是蔡英文對各派系的平衡分權,從利益鬥爭的角度來看,或許更像是蔡英文「擺平」了賴清德。
為何這樣說?其實早在2017年9月賴清德「勉為」擔任閣揆之時,就預揭了賴神聲勢走下坡的序幕。回到那個時空,勞基法、缺電等等的重大民生問題夾擊,總得為所有施政問題負責的行政院長,就只有為689萬人投下後悔票擋子彈的功能。後來高鐵上神醫先變成「賴功德」,期中選舉再迎來世紀滑鐵盧,看著這艘將沉的船,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當然是跳船優先,畢竟院長可辭總統不能辭,只要切割的夠精確,弄不好還能篡下聲勢神低的蔡英文,一拚2020的總統候選人。
這本無錯,問題當時沒辭的賴清德,赫然發現在1124的一個半月後,以上的狀況皆不復存在。
因為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連國民黨中央到馬英九都跳出來說「台灣人不接受一國兩制」,「台灣價值」在公投把「中華台北」變成全民共識之後重新回到上風,再來,四老登廣告的重擊透過府方的精采回應,一下子重新把蔡英文推回黨內各利益的中間高位,重新變成正統,更把所有想在2020出頭的黨內人物打成分裂派或捅刀者。
在這個時候,賴清德走不是風骨長存而是與風逆行,不是沉潛深蹲而是讓自己和2016年沒選上立委的丁守中一樣脫離國政和黨務,只會削弱自己的政治實力,與2020和2024的大夢越來越遠,更確立了民進黨下次選舉仍由蔡英文出馬的風向,怎麼看,都是蔡勝賴負。
洗白的青壯派見獵心喜,會不會是失血的開始?
蔡英文2020失業的燃眉之急解除了,但黨的展望卻仍大有問題。
首先,從遴選閣揆的過程,可看出民進黨全黨仍在用那種派系小朋友出來放話,背後大老闆欲拒還迎沒有聽說還沒思考,時候到了再笑嘻嘻接過印璽的老招,本質沒變,小編在總統府臉書上發的文再有「台灣價值」,那股壟罩的老臭氣味,仍會逼走許多支持者,更別說是黨內的有志青年。
再者,被許多媒體(不盡公允)稱作「落選者聯盟」的首波入閣青壯派,雖然加起來輸掉了近36萬票,但選後透過與貓咪直播等等的方式逐漸洗白,等於是把民進黨差點如國民黨2014年選後全軍覆沒的世代斷層救回來。
然而在幾個重大議題仍未實際解決的當下,施俊吉和林錫耀在過去三年遭受到的罵名,只會加倍展示在進步青年們期待更高風頭更甚的陳其邁身上,更別說賀陳旦與吳宏謀留下的爛攤子,讓林佳龍只有無為而治和概括承受這兩個皆屬難堪的選項,而這些而缺少中央行政資歷的「地方官」開始接觸國家的政務,真能在短短的一年之間調適嗎?
1月14日後,民進黨的中生代是準備接棒登高還是開始失血,我們還不知道,但如果民進黨政府仍用一樣的態度和方向施政,下一次陳其邁看滅火器演唱會時,如果還想跳入觀眾席享受人體衝浪,或許要先三思一下。
作者 / 趙方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