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政治,就是不用負責的民意制度,而在野黨不斷操作民粹,將會葬送台灣民主。
民進黨的大敗,與民粹主義興起有關。民粹主義的興起,會讓在野黨如魚得水,而執政黨則每天疲於奔命,未來的政府蜜月期將只會越來越短。
從太陽花學運開始,民眾逐漸發現政府在重大議題上的決定,與大眾態度相去甚遠,因起引發了政治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因此在太陽花之後緊接著白色力量興起,柯文哲即是代表大眾的角色出場在台灣的政治舞台上。
在民粹主義興起之後,政府施政都必須一再徵求民眾意見,就算是對於年金制度做出長遠的改革,都可能會造成極大反撲。而公投門檻的下降,更是代表民眾隨時有權提案與終止他們想要的政策結果。
當人民有了這樣的制度化工具,也有了其象徵的政治人物柯文哲,及時代力量等政黨,會導致政府必須在任何事情上,都要花極大的力氣與人民溝通。政府與人民之間的資訊落差,更容易讓有心人士操縱,政府光要處理假訊息,就已足夠行政部門疲於奔命,更遑論規劃長期施政。
而對於人民更是矛盾,民眾有權決定更多事,但卻在公共政策上不願花時間了解、討論以及思考最佳的解方。就像這次的公投法,民眾有意見決定教育政策、能源政策、貿易政策等,但卻有一大群人當天才知道這些公投案的內容,甚至是完全按照別人指示投票。
這樣資訊的落差更容易成為對政府不信任,進而影響到民主制度的基礎。過去法國也曾透過國內公投來否決歐盟憲法,但當時為法國總統的薩科齊仍必須在國際壓力下簽署同意歐盟憲法,導致民眾高度的不滿,自此之後,法國人民對法國政府的不信任度提升,對政府的抗議活動時有所聞。
這場景同樣發生在剛進行完公投的台灣,當人民通過不符合國際貿易規範的反核食公投,政府又該如何因應。公投代表著普遍保守的民意,但執政黨是相對國民黨進步的政黨,那又該如何平衡大選與公投之間,不一致委託的落差。
然而,現在普遍的社會態度是,民眾想要決定任何事,在野黨也樂於這樣操作,不斷鼓勵下修民眾參與的門檻,任何事只要訴諸民意,就不用負起政治責任,過去以為是善意的安排,現在卻發現是一條通往地獄的道路。
執政黨在今年的大敗若能發現這樣的問題,那為時還未晚。但如果等到2020年,國民黨透過廢死等保守議題綁上統獨公投,一步步將台灣推向懸崖,屆時就沒有任何轉圜空間。
民粹政治,就是不用負責的民意制度,而在野黨不斷操作民粹,將會葬送台灣民主。
作者 / 鹿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