懇請支持台灣認同與性別平權的各位,年底的公投案中,第13、14、15案請都投下同意票,第10、11、12案請都投下不同意票,並且在這過程與之後都繼續為台灣獨立與性別平權奮鬥,讓我們所有人—不分性別共同構築一個多元交織的女性主義台灣國。
同志遊行過後,看到了許多LGBTQIA朋友們說:「為什麼要支持東奧正名公投?不要把不相干的事情扯進來。」讓我感到很難過,先不說東奧正名志工們也為性別平權盡了不少力,像是在攤位擺放性平公投的連署書,何況東奧正名或更進步的台灣獨立運動,都應該被LGBTQIA所支持,反之亦然。
那…為什麼LGBTQIA應該支持台灣獨立,台獨人士應該支持LGBTQIA權利呢?我想,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身分認同,無論是國族或性別身分,又或者兩者兼具,都被父權帝國主義給剝奪了,也因此作為LGBTQIA或台獨主張者,不僅具有相似的社會處境,更在價值上都是基進且具革命性的。
父權帝國主義對於身分認同的剝奪是歷史上常見的殖民手段,一旦你不能合法地擁有自己的身份認同,別人就會不知道自己是誰,這當然是個有效的手法,本應屬於自身的語言及稱謂被剝奪,身份認同就隱形了,然後更進一步的,人格尊嚴就被抹除了,最後就只能待在社會的邊陲位置,或是屈從於父權帝國主義秩序之下。
身為一名台灣跨性別女性,在我個人的經驗當中,在護照上寫著中華民國,跟身分證性別欄上面寫著男性,這些壓迫所造成的感受,對我來說是一樣的,都是父權帝國主義對我身份認同進行的抹除。
就以我個人而言,相信著早期女性主義者提出「個人即政治」的主張,因此我的性別認同與國族認同就是我的政治認同,都是需要被捍衛與進行反抗的,堅持著身為台灣女性的榮美,縱使目前倖存於父權帝國主義之中,也不會輕易地屈服於如此的政治環境。
師大台文所的林芳玫教授是台灣婦女及民主運動的先驅,她曾經撰文指出,性別平等是早期台灣民主運動不可或缺的一環,台灣把性別平等當成是「行銷台灣國族地位」的方式,性別與國族二者並非靜態的存在,而是動態的過程,因此國族與性別之間的關係是「互相鑲嵌」的,所以說沒有哪個部分比較不重要,或是可以被視作其次的,兩者應該是分進合擊的結盟政治。
這會讓我想到電影《驕傲大聯盟》(Pride)所改編自的真實故事,在柴契爾執政時期的英國,當時的許多LGBTQIA權利運動者也是勞工權利運動者,LGBTQIA團體聲援礦工們的罷工運動,為礦工們付諸心力實踐—募款與發聲,也因此在礦業工會的大力支持下,工黨決議通過將支持同志權利寫進黨章裡面,自此同志權利成為英國左翼政治的重要議題。
說到最後,想懇請支持台灣認同與性別平權的各位,年底的公投案中,第13、14、15案請都投下同意票,第10、11、12案請都投下不同意票,並且在這過程與之後都繼續為台灣獨立與性別平權奮鬥,讓我們所有人—不分性別共同構築一個多元交織的女性主義台灣國。
作者 / 吳馨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