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問題是,大學走入社會的美意,受制於計畫結案壓力,不免流於「接案過客」的心態,甚至計畫結束就人去政息。
近幾年,台灣的大學院校不再是過去的學術象牙塔,開始出現「大學走入社會」的趨勢,投入創業育成、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等新興領域。因此,大學與社會有更緊密的互動。
無須多言,大學走入社會,甚至強調「大學的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USR),這當然是好事。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這幾年大學走入社會的初衷,恐怕並非只是為了遠大的理想,而是受到政府各部會政策誘因的影響,其中以教育部推動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簡稱USR計畫)為代表--如果大學能幸運入選,這可是少則數百萬元,多則近千萬元的計畫。可喜的是,早年的大學面對社會議題,常有一種「上對下」指導的菁英心態,如今已日漸少見。但現在的問題是,大學走入社會的美意,受制於計畫結案壓力,不免流於「接案過客」的心態,甚至計畫結束就人去政息。
以社區營造領域為例,大學進入社區的優勢,是掌握理論知識、論述能力與發言權,甚至能帶來一些實質的計畫資源;地方上的頭人與居民,面對大學教授往往會客氣三分。另一方面,大學進入社區的劣勢,是經常缺乏地方知識與脈絡(包括在地人脈)的認識,也不清楚在地方上處事的「眉眉角角」,容易得罪人而不自知,隨著計畫結束,這些惡果再「迴向」給日後進入社區的外來專業者;對某些社區居民而言,甚至不再輕信這些外來者。
我們想要提醒:大學走入社會之前,自我定位的確認很重要。大學要事先想清楚,到底能投入多久時間,是一學期?一年?甚至三、五年?可惜受限於計畫執行時間,多數的大學通常只能扮演短期陪伴的角色。以社區營造來說,社區才是地方生活的主體,大學對於社區而言,比較像是計畫執行期間「一起走一段路」的陪伴者;所以,計畫執行的成果最終應該是「成就社區」(對社區有實質幫助),而非「成就大學」(成為大學爭取計畫的業績)。
作者 / 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