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沒有注意到柯文哲兩次選市長都與傾中統派議員結盟連線的可怕,那麼就要努力地宣講「票投柯文哲將對台灣政治人物造成怎樣的投機風潮」。
拜讀了陸之駿先生的〈獨派請你說服我,沒有「柯文哲們」獨立公投如何過半?〉一文,心中有不少疑惑,爰提筆為文,拋磚引玉,盼激盪各方思辨。
一個客觀的事實是:今天台灣島上,充斥著「柯文哲們」。這裡所謂的「柯文哲們」–借用陸先生的話–有一個特徵,還有一個重要性:特徵是「不要戰爭」,從負面來形容就是「膽小」,從正面來說就是「愛好和平」。至於重要性呢,就是「少了這些人的支持,獨立公投無法過關」。
「獨立公投」的目的當然是要「獨立建國」;要「獨立建國」就是要「打破現狀」;「打破現狀」就會「打破目前的利益分配現狀」、更必須打破目前多數人已經根深柢固的思維。總之推動「獨立建國」這種事情上,一開始的時候有可能是多數嗎?當然不可能。那麼,那個「從少數到多數」的過程,靠的是什麼?溫和派訴求的是「理念的宣揚」,再加上「因勢利導地鼓動風潮」;激進派靠的是「槍桿子革命」,流血只是基本款。
我也很珍惜生命,所以我偏好用溫和的方式實踐我的理念;但是,那表示面對屈辱、壓迫的時候,我仍然應該要「愛好和平」嗎?如果你認為「中國因為台灣獨立而發動戰爭」確實是一種外來的戰爭侵略,那麼,邱吉爾已經說得夠清楚了「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我曾經和兩個外國人很短暫地聊過台灣的政治;在台灣,用我的破英語。 第一次是和一個以色列人。那是好多年前,當時馬英九還是總統。那陣子剛好發生了某個天災,馬英九在災難現場一度哽咽。以色列人說,在他的國家,領導人的職責是要率領所有的人面對一切挑戰,必須要有「天塌下來我會扛著」的氣勢,當然必須是非常、非常強悍的;以色列人完全無法想像一國領導人在那樣的場合竟然會哽咽起來。 我還記得以色列人說這些話時,眼中流露的鄙夷與無法置信。
第二次是最近。我和一個美國人聊天。我跟他說,台灣有多少人不在乎歷史(即便歷史課本上只有被害者沒有加害者)、不在乎失去民主自由(台灣就是太自由了)、只在乎拚經濟(畢竟民主不能當飯吃)、不擔心「兩岸一家親」,並且認為「戰爭很可怕,我們憑什麼要和中國對抗?戰爭會死人,要死你自己去死,別害我」的時候,我又看到了那種眼神—鄙夷與無法置信。我實在無法形容我的心痛。
多數人不知道「兩岸一家親」的問題有多嚴重,那麼就應該要努力去宣講它的嚴重性!多數人沒有注意到柯文哲兩次選市長都與傾中統派議員結盟連線的可怕,那麼就要努力地宣講「票投柯文哲將對台灣政治人物造成怎樣的投機風潮」。怎麼會是反過來質疑「少了『柯文哲們』的認同,要如何讓獨立公投過關」,言下之意彷彿「先包容了柯文哲們也認同的『兩岸一家親』再說,要不然怎麼把餅做大呢」? 我們能夠期待那些擁抱「兩岸一家親」的人會在獨立公投時投下「贊成台灣獨立」的一票嗎?這種判斷真的符合基本邏輯嗎?
更何況,今天質疑柯文哲的聲音之所以此落彼起,並不只是因為「兩岸一家親」這句口號剛好與中國的統戰口號統戰一字不差,而是因為柯文哲在兩次參選台北市長的過程中,都確實與傾中統派候選人聯盟連線,更別說這三年多來柯文哲在主權議題上的諸般謊言,從「兩岸一家親演講AB稿」到「沒有人在世大運門口攔截台灣旗」,更別說「九二共識」從選前「那是投降下跪」變成了「理解和尊重」— 啊?對於中國要台灣人投降下跪表示理解和尊重? 凡此種種,再再暴露出柯文哲在台灣主權意識上的根本欠缺、極度搖擺。據此質疑柯文哲,是一種「抹紅」嗎?挑戰柯粉們的「確信」,就是「把柯文哲們切割出去」嗎?柯文哲們一時不察地對這樣的柯文哲青眼有加,真心在乎台灣主權的我們如果不去用力喚醒這些柯文哲們,反而試著包容柯文哲們的認同兩岸一家親,好「把餅做大」?這到底是務實?還是飲鴆止渴?
附註:
陸之駿先生文章連結: https://buzzorange.com/2018/07/03/big-word-kp-s/
作者 / 吳傳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