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環保的視角,不能看到生產體系對於環境的破壞,拒絕去看見真正的環境殺手,那麼只是逃避現實與自我滿足。
由於環保署最近提出了要禁用在市內提供塑膠吸管的政策,引起了關於吸管環保問題的討論。而有網友PO出了關於金屬吸管難於清理的文章,又再度引起一番激烈的爭論。而立委林靜儀又同時發表了「可以用湯匙喝珍奶的」的爭議言論。也有人PO出了海龜誤食塑膠的影片,以加強對自己限塑論點的背書和情感動員。整件事情引起了關於吸管與環保議題的關注,包含了塑膠吸管與環保吸管。
整個事件,我只想特別點出較少人會去注意的問題,那就是關於環保吸管取代塑膠吸管這件事情。在那些已將環保視為個人行為美德的人而言,幾乎是一面倒的贊成,對於塑膠吸管的限制,以及支持金屬和玻璃製的吸管取代塑膠材質。並且以自己使用他/她們認為的環保吸管,就感到在這件事情上的滿足。卻不曾懷疑過這一些標榜自己是「環保吸管」的東西是否是真的環保。
其實,這些看似環保的東西,生產過程未必環保:不論是不鏽鋼、其他金屬或是玻璃,都需要經過現代工業的生產作業方式製成,且需要高溫進行熔製,並且進行批量生產。而且如果有學過經濟學就該清楚一點,那就是在資本主義下,生產不是孤立的,而是供需之間的互動與平衡關係。生產吸管的這方只是當中的供給方,也需要使用「環保」吸管的需求方消費者,必須能夠建立起市場,否則製造商只有虧損的份。
再者,目前台灣並不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是在資本主義秩序下的消費社會,負責生產這些「環保」吸管的製造商,並不是由廠委書記所指導的公有化生產資料的生產關係。而是以利潤為考量和盤算的資本家,對他/她來說,如果沒有辦法讓他/她反覆的透過販售大量的商品,賺取到的每件商品的利潤加總中獲利,那麼要嘛讓自己在競爭中倒閉,要嘛就是想辦法讓自己有競爭力,去建立這種商品的市場。
資本主義需要去創造人們消費購買產品的需求,任何一件成為商品在市場上交換的交換物皆是如此。因此在十九世紀初,早就有「激進經濟學派」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認為需求是「自然」或「自然形成」的觀點,直接的認為需求是被建構的。像是流行或是各種消費文化,都很明顯地有著需求被建構的因素,難以解釋何以人們本身就需要這些消費、商品。人類社會本來就有很多需求、消費需求是社會文化的因素,而資本主義更是把這一層面的需求擴大,甚至是創造出新的消費需求。
現在這一類標榜為環保的商品,只是發現了環保的商機,透過一部份的人對於環保的自我滿足與盲目實踐,開發出新的以環保為名的市場。就是最初很多人以為電瓶車比較環保,因為車子機體本身的驅動不會排汙,但是後來才發現其實電瓶車比一般的汽油車不環保,因為其所要製造出來的電,所需的碳排更高。現在吸管的問題也是一樣,沒有考慮到批量生產與使用週期的問題。更不用說何以常常會在垃圾堆中看到很多明明不是一次性使用的東西,像是水壺。
這些「環保」商品,如果銷不出去,要被廠商一次性銷毀已經是必然的,由廠商滯銷而銷毀並且傾倒,已經是有被證明的事情。如果從環保的視角,不能看到生產體系對於環境的破壞,拒絕去看見真正的環境殺手,那麼只是逃避現實與自我滿足。
作者 / 王智研
延伸閱讀
吸管爭議看見台灣對於環保的視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