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樂島聯盟看待台獨議題是如此的天真,那麼我們這座喜樂島前景堪憂,實在難以喜樂起來。
2018年4月7日,喜樂島聯盟宣布正式成立,提出「獨立公投,正名入聯」的目標,試圖向全世界展現台灣想成為一個國家的決心。裡面的成員則有:郭倍宏、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游錫堃、張俊雄、黃國昌、范雲、劉一德、陳奕齊、吳澧培等等,大咖很多,但也宛如大雜燴一般。
筆者先不評論這些成員各自不同的國族想像,筆者想分析喜樂島聯盟推動獨立公投的操作策略,並且針對未來獨立建國的進程提出自己的淺見。
照過來照過來,這邊有個東奧正名行動
別急,討論喜樂島聯盟的策略之前,我們先來談談東京奧運正名行動。
筆者認為,幫台灣代表隊正名這是建國運動中相對簡單的部分。簡單來說,要是東奧正名沒有成功,那麼其他推動建國的議題,在可預見的未來根本不可能成功。
2020年東京奧運正名行動,簡單來說就是讓「台灣代表隊」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中,用「台灣隊」而不是「中華台北隊」出賽。這是個非常容易被理解的,倘若成功,不只是在東京奧運,可能在東京奧運之後的所有國際賽事,「台灣代表隊」都能夠穿上繡有「台灣隊」字樣的外套,擺脫令人困擾萬分的「中華台北」。
本次發起東奧正名的工作小組,想要把東奧正名的公投與2018年年底的地方大選綁在一起。請大家思考一下,要是在整個台灣都動起來的選舉中,都無法讓一個公投議題的有效同意票衝過「有投票權的人數總額1/4」以上,那在其他時間,又怎麼可能有辦法衝過這個門檻?
第二階段的公投連署門檻為28萬,算上可能的無效連署書,蒐集32萬至40萬份連署書比較保險的數量。
我們就以32萬來進行估算。假若東奧正名行動小組內約有15個團體各負責1000份,而其中參與的1個小黨負責1萬份(其中有5個小黨:基進黨、綠黨、台聯、時代力量、社民黨),然後再扣掉小組後續編制正式人力後,也要承擔1萬份,那麼我們還有25.5萬份要收集。
因為要綁大選,中選會送件給戶政機關去審核這些連署書的過程可能約兩個月,因此大概在八月,就要提交這32 萬份的連署書。也就是說,若是從今日(5/27)算起,東奧正名行動小組的時間只剩下大概66天。
接著我們將這25.5萬除以66,那麼接下來每一天要蒐集:3864份,再除以20個縣市(我們先假設每個縣市都有一隊可以每天工作的志工隊),我們會得到一個結論:每個志工隊在每個縣市的每一天都要拿到193份連署書。
193這個數字看似很小,不過只要是有過街頭連署經驗的朋友,應該都會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一個大型活動能拿到的連署書,約在180份到250份左右,更遑論是沒有依附各種活動、東奧正名活動的街頭連署。而且,隨著時間越來越少,若是數量沒有達標,那麼往後每天需要的份數就會越多。
有人或許會詢問說,各團體承擔一千份是否太少?筆者要在這邊指出,這裡的團體都是同質性極高的社團,彼此之間成員大量重複。
考量到這一點,再考量到某些團體的組織動員力實在是不高,一個團體承擔一千份已經是很大的負擔。話說到這,筆者就想問,當今這些獨派組織還能掌握多少群眾?
更直接地問,今天舉辦一個活動,這些獨派組織可以拉到多少「原本不是獨派」的人?
一千份,已經是非常龐大的數字,再多就是浮誇。
至於政黨,由於選舉才是各個政黨關心的主題,去期待會出現一個花費主要心力在東奧正名行動的連署、並為之組織志工的政黨,筆者認為過於樂天。
藉由純粹的數字統計,筆者想要傳達的是,在目前,如果就連東奧正名想要推動成功都有數量上的困擾與動員上的困難,如果要去推動一件「更具有台獨色彩」、「在光譜上目前還不被大多數群眾接受」的公投案,試問其操作路徑為何?成功的可能何在?
東奧正名的「讓台灣代表隊叫台灣隊」,比起喜樂島聯盟的「獨立公投,正名入聯」,應該是更簡單的一個議題,如果在目前,連前者都無法帶起台灣群眾要以「台灣主體」作為思考前提的氣氛,那後者又想做些什麼呢?難道只是想純粹喊喊話嗎?
選舉外的圖像與建國路徑
筆者雖然主要對喜樂島聯盟的策略提出質疑與批判,但仍然贊成喜樂島聯盟提出選舉外的建國路徑。
不少第三勢力或是獨派,總是汲汲營營想衝入中華民國體制中,企圖拿下一席之地,好在體制內累積鬥爭資源,卻忘記了過去的民進黨也是抱持這樣的信念跟國民黨一同鬥爭,而結果就是:在中華民國底下,選舉的戰場,永遠都是中華民國獲勝。
現今的獨派,應該試著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從過去的經驗與累積在書本中的知識,對建國議題做出不同的想像,找出不同的路徑。
試問,過去二十年來的做事方法,是不是需要改變?
試問,體制內的路線是否還要維持?
試問,每年都會有大遊行,是不是該去思考這樣子做到底是「吸收更多人成為獨派」還是「只是鞏固原本的獨派」?
許多獨派自許為一個革命團體,因此覺得自己小眾也沒有關係,試問,若獨派真的革命成功,不會被再度推翻嗎?如果你只是「小眾革命」的話,那「大眾」會怎麼對待你呢?
世界的改變,確實一開始都是少數人去推動,但是少數人去推動以後,一定要讓多數人接受,讓接著多數人一起參與推動,這才是台灣建國的正確想像。
主事者欲循加泰隆尼亞路線,實在是過於天真
加泰隆尼亞從十八世紀開始,就推動自己的建國運動。該地其經濟實力強勁的資產階級,也是「加泰隆尼亞泰獨份子」。他們透過本土語言與本土文化抵抗西班牙政府,更是成效卓著。三百年來,加泰隆尼亞除了發行了自己本土語言的教材,加泰隆尼亞人在運動場上更是屢屢高舉「我們不是西班牙」,這與台灣內部的狀況相去甚遠。
而且,更讓人擔心的是,台灣根本沒有如加泰隆尼亞的「三百年」。
明眼人都能看出,中國透過語言、文化與經濟,在方方面面蠶食台灣。比起加泰隆尼亞,台灣的建國之路更顛頗、更急迫,而且平穩的現況不可能長期維持。
拉著獨派一起跳海,喜樂島難以喜樂
喜樂島聯盟提出的「獨立公投,正名入聯」,至今沒有一個明確的圖像,也尚未看見與「東奧正名」的任何合作,這是讓人很遺憾的。
筆者認為,喜樂島聯盟是一群將帥,但是手上無兵。郭倍宏曾說要找兩千個人包圍總統府,試問這兩千個獨派從何而來?
當立法院旁的公投盟被柯文哲違法拆除帳篷的時候,請問是否有兩百個獨派前往聲援?若是沒有,又怎麼能空口放話說要動員出兩千個獨派包圍總統府?
喜樂島聯盟推動的「獨立公投,正名入聯」,在現行體制下,如果被退案,之後應該如何操作?動員兩千人包圍中選會嗎?無論要做什麼,一定要事先想好。
此外,如果目前連東奧正名都有可能不過,那麼大多數的台灣住民怎麼可能在喜樂島聯盟發起的獨立公投/住民自決案中投下同意票呢?有沒有可能連連署都不過呢?
大陣仗的公投看起來令人熱血沸騰,但在當下要思考的是,如果失敗,那就是打了所有獨派一巴掌,往後在推動台灣獨立議題時,更要面對以下質疑:「你們不是公投失敗了嗎?怎麼還要推台灣獨立啊?」
喜樂島聯盟想要在明年2019年4月7日(鄭南榕殉道三十週年)時舉辦獨立公投,換句話說,目前還剩下近11個月的時間。在這11個月,要如何把過去破碎、老舊的獨派系統動員起來呢?分屬老年、中年、青年世代的台獨伙伴們又要如何進行對話呢?
獨派青年雖然有被邀請進喜樂島聯盟成立的記者會發言,但青年終究只是裝飾與點綴。那個記者會真的是很熱鬧,但是筆者卻看到一個讓人焦慮的畫面。在畫面中,這一群老獨派,幻想著只要太陽花世代衝出來,那麼就算不用心去做組織、不用心去思考策略、不用心去傳承資源,台灣還是會很有希望,台灣很快就會獨立建國。
在我看來,這群老獨派根本就是拉著大家一起跳海,只是到最後,誰又能浮上來呢?
如果喜樂島聯盟看待台獨議題是如此的天真,那麼我們這座喜樂島前景堪憂,實在難以喜樂起來。
作者 / JLI
One thought on “喜樂島真的能「喜樂」嗎?”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