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教育的困境如何突破與改善的論述,最終仍是民間機構與關注技職的大眾們的狗吠火車,唯有教育部願意正視並投入資源來投入技職教育的改造工程,才有改變的契機。
高職的課綱微調在近幾天看到友人的整理與技職教育3.0相關報導與資訊,以及先前自己前往台中圖書館參加中部場的高職課綱說明會的總結,只有「大同小異、了無新意、毫無誠意」這十二個字做為筆者對這次高職體系的課綱調整想說的話。
技職的問題很多,尤其在高職端課程的設計與方向,始終是關注技職的人士討論的熱門議題。但高職端問題解決的方向絕對不是小幅的修正課程內容(而且還是偏理論的課程)、甄選名額提升到70%、自由調整登記分發加權,就可以簡單解決的。
更進一步的說,高職端的問題從來就不是現行考試制度的修正所能解決的,因為現行的考試制度對於以實務、技術導向來學習的技職學生而言並不友善,這樣的不友善也造成了「選手」們不是成功的得了佳績保送國立科大,便是落於中後段私立科大的窘境。
筆者認為,高職端的改革應該是大破大立,與學測相同於高三寒假考試,甄選入學於畢業季前(約四月底)正式放榜。甄選入學應從現行二階段式的考招制度改為三階段,每人最多可選擇五個校系。
第一階段以實作計分,佔甄選入學總成績35%~50%,由各校系命題並到校應試,主要器具、設備皆由各校系提供為主,可依校系的性質不同來決定實作方式,形式不限。
第二階段是面試,佔甄選入學總成績15%,其主要目的為透過實際面談來確定考生選讀的原因、目的與是否適合該科系、給予考生若錄取後入學的一些建議。第二、第三階段的考試同校系可同日完成,一、二階段考試完成後統一寄發結果。
第三階段應以書面資料(含專題成果、統測成績),佔甄選入學總成績35%~50%,依各校訂定標準(統測成績以不超過40%為原則)審查,審查期為兩週,兩週後公告並發放甄選入學總成績。
筆者認為,透過這樣子的考招模式改動,驅使技職體系的甄選入學回歸以「實務技術」選材的核心理念,也因為這樣子的考招改動,鼓勵高職體系的教學回歸「做中學」的精神,以實務來講述理論、理論作為實務的堅強後盾的方式,來創造技職體系在現代社會發展下的新價值。
有人會問:這樣的選才方式,會不會造就了私立科大無人問、國立科大忙不過來的窘境?筆者認為,這是技職教育該做好生涯規劃與升學輔導的問題,而不是考招制度的問題。
以筆者就讀高職的經驗為例,多數的升學講座都是由科大端的招生教師入班宣導,這樣的升學輔導對學生的幫助有限。若在考招制度做了劇烈變化後,高職端未能意識到適性揚才的重要性,那麼責任恐怕不在考招中心上。
談完對甄選入學制度的想像,筆者其實想強調的是,現行統測制度的荒謬與不合時宜。當統測是以理論、筆試為主的考試規則,而甄選入學又是以筆試成績作為第一階段的篩選標準,可想而知的是,不善於台灣現行筆試制度的學生,勢必在升學上遇到極大的瓶頸。
大家都知道教育的M型化嚴重,而技職體系的狀況更是嚴峻,我國各高職傾全力栽培的技能選手,最終脫穎而出的人是少數幾人,剩餘的學生恐怕難以接受到國家的保障與後續的養成訓練,這樣的結果並非技職體系樂見的結果。
其實,技職教育的困境如何突破與改善的論述,最終仍是民間機構與關注技職的大眾們的狗吠火車,唯有教育部願意正視並投入資源來投入技職教育的改造工程,才有改變的契機。而我們無非只是希望,長期被視為替代方案的技職教育,能夠重返榮耀罷了。
作者 / 許家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