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轉] 民進黨還「敢」禮讓柯文哲嗎?

  • 時事
  • 民意
  • 轉載

民進黨基層及綠營支持者會如此沸反盈天,反對再禮讓柯,正是因為他們嗅出了「亡」的氣息。

儘管民進黨基層及綠營支持者一片沸反盈天,反對再禮讓柯文哲,各界卻見民進黨中央仍首鼠兩端,試圖以拖待變。問題是,在客觀形勢大變,民心及基層黨意和黨中央漸行漸遠之際,黨中央還有以拖待變的本錢,還「敢」逆勢而行,再禮讓柯文哲嗎?

民進黨是否禮讓柯文哲將影響選情。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民進黨是否禮讓柯文哲將影響選情。 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最新的消息是民進黨選對會從五月七日開始啓動黨內徴詢,要在一週後才根據各方意見,決定是否禮讓柯。這表示黨中央不相信基層意見,要「眼見為憑」、「當面問清」(形同留下案底),拖延到「最後關頭」,再把不禮讓柯的責任推給基層。這是典型的「蔡氏風格」!

就像五月初選對會召開前一天,四位選對會要角也是啣蔡英文之命先密會柯文哲,「以禮相勸」(以便禮讓),要對柯做到「苦口婆心」、「仁至義盡」。柯文哲說,這次密會完全沒有告知不禮讓,只是交換一下意見。可見民進黨中央還是傾向禮讓,如同當年對日抗戰蔣介石的「和平(即禮讓國土)未到完全絕望絕不放棄和平」一樣!

蔡英文對柯如此「苦口婆心」、「仁至義盡」,那柯有沒有一點「盛情難卻」、「頑石點頭」呢?完全沒有!五月六日記者問他是否還認為綠營是「盟友」,他說「從盟友到敵人,中間還有很多關鍵的光譜」,意思就是不是盟友。記者問他是否仍自稱「墨綠」,他說「比藍綠更重要的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的是是非」,意思就是他已不自稱墨綠。

關於他和選對會密會內容,他三日更回答記者說「對方告訴他壓力很大(夾在蔡英文與基層之間),但他沒有預設立場(也就是他不因同情對方壓力而改變既有立場)」;記者問他是否後悔過去批評民進黨的言行,他直言「沒什麼好後悔的」。呂秀蓮在跨黨派電視辯論會中也說,她曾問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還是一個國家的一個地方,柯不回答。更不用說柯崇拜毛澤東也崇敬蔣介石,拒絕處理蔣銅像的轉型正義問題;同時他直指教育部的「拔管」是白痴決策。

柯文哲長期以來的言行,綠營支持者都嘖有煩言,民進黨基層更無法忍受。為什麼獨獨蔡英文能忍受,蔡周邊親信還以民進黨自提市長人選「恐怕落到第三名」恐嚇全黨?原因在於蔡的連任優先於一切。蔡把禮讓柯理解成最有利於民進黨2018選舉,她周邊的「弄臣」再替她修飾,得出「不禮讓柯對民進黨全國有不利外溢效應」、「民進黨台北市長恐怕落到第三名」、「民進黨當前最大敵人仍是國民黨」等助柯結論。

事實上,在選情緊繃、三方皆提出候選人(包括趙少康、王建煊)的歷次台北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從未有「落到第三名」的記錄。蔡及其周邊人士會得出這個「石破天驚」結論,太一廂情願了!何況中央現在是民進黨「完全執政」,不只與2014民進黨「一無所有」及「禮讓並無損失」不同,而且競賽資源遠比在野的國民黨豐厚!全世界有「完全執政」的執政黨把自己低估、矮化成最後一名,「長他人志氣 ,滅自己威風」到這般地步的嗎?

這是只有「黨國」信徒或「順民」(二者都極度患得患失,前者不擇手段保護黨國,後者不顧羞恥求取富貴)才有的心態。基本上,「從無到有」、白手起家的黨外及初期反威權反専制的民進黨,都無這種心態。蔡英文喜歡「老藍男」如林全、李大維,她又自稱「順民」,在她周邊自然會匯聚不具黨外及初期民進黨精神的人,也就是這種心態的人。借用荀子的話,她喜歡「用徒」(用弄臣)。而荀子已說過:「用師(有真正國師遠見的人)則王,用友(直臣、諍臣)則霸,用徒(弄臣、佞臣)則亡。」

民進黨基層及綠營支持者會如此沸反盈天,反對再禮讓柯,正是因為他們嗅出了「亡」的氣息。綠營支持者大多持「再禮讓柯,就不投票或改投第三黨」的決心(我遇到的不少幾十年挺綠的支持者,都是這兩類心態,並大多已「寒心透頂」,除非民進黨不禮讓柯,否則絕不改變),而且認為必須民進黨自提人選,柯面對選票流失危機,才會轉而搶攻藍色票源,對民進黨候選人反而有利(綠營支持者才會集中票源)。

至於民進黨基層堅持「沒有禮讓柯的空間」、「黨中央至今不明確的說法,已造成基層分裂,而且這種過度算計的說法,根本難以說服支持者」,其政治智慧及見解更超過蔡及她周邊一干弄臣。唯一待商榷的是,民進黨幾乎眾口一辭呼籲「提名最強棒」。誰是最強棒?為什麼一定要最強棒?黨外及民進黨過去提名縣市長,有最強棒之說嗎?

成為全國最強縣長及民進黨最強省長候選人的陳定南,當年第一次選縣長,其實是「最弱棒」。其他很多黨外候選人也莫不如此。如今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治國需才孔急,讓無要職在身的最強棒蘇貞昌選新北市長還情有可原,讓有要職在身的賴清德、陳菊去選台北市長,民進黨究竟有沒有把治國及人民大事放在心上?一個執政黨可以「不務政業,只管選舉」嗎?人民值得支持一個「不務正業」的執政黨嗎?

有朝氣、夠格的執政黨,絕對是「不患得患失」、「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的。民進黨高層現在恰恰是患得患失,如同當年黨外批評「捏怕死,放怕飛」的國民黨心態。齊克果有一本書《致死之病》,說絕望是致死之病,例如一個不堪大任的人穾然被交付一個大任,他絕望了!甚至絕望到中風狂走、無疾而死!同理,身為「完全執政」的執政黨,民進黨高層竟然懼怕區區一個柯文哲,怕到要再次禮讓他、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憂慮自己落到「第三名」,這也是「致死之病」!是「政治絕望」的極端例子!有這種病就不配當民主國家執政黨!

還有一個不論執政或在野政黨都必須警惕的教訓,就是沒有必要的及對己不利的禮讓,都會讓自己「機會愈做愈小,道路愈走愈窄」,如同「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一樣。這在支配社會發展的人文法則上稱做「馬太效應」(因該法則出自《馬太福音》)。它與「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彼得原理」三大定律同等著名。

「馬太效應」是指「贏家通吃」及「你一旦失去(或缺乏),你會失去(及缺乏)更多」。越有名(有錢)的人,名(財)會越追隨及加諸他;越自動缺席的一方,會越成為弱者。民進黨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缺席北市長選舉,距離北市長位子也會越來越遠,以至市議員席位跟著愈選愈少。

看到以上赤祼裸血淋淋的民意、基層黨意及社會人文法則,民進黨高層還「敢」禮讓柯文哲嗎?

作者 / 孫慶餘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風傳媒)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台北市長 政治 柯文哲 民進黨 蔡英文 選舉
2018-05-10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少一塊錢都不能下班 → ← 比對DNA抓到金州殺手,引發什麼倫理爭議?

Related Posts

澎湖-逐漸升溫的戰略價值

隨著台海情勢升溫,離外島的價值也隨之轉變,上世紀因解放軍海空軍實力相對薄弱,金門、馬祖為前線中的前線,陸軍為主戰兵力,尤以金門為例,全盛時期金防部總兵力約十萬人、馬祖兵力約五萬人,隨著科技進步,加上解放軍海空實力大幅增長,金馬部隊在持續裁兵的過程中,澎湖與本島的兵力逐步強化,其中澎湖的戰略價值快速上升。 目前澎湖群島上的防衛單位以陸軍澎防部為主,兵力約8,000人,空軍天駒部隊採全年、全天候進駐,以台中第三聯隊、台南第一聯隊的IDF戰機進行輪流換防,駐防馬公機場,能在五分鐘緊急起飛為台灣多爭取數分鐘的空防,海軍146艦隊的成功級巡防艦的常駐,提供澎湖地區周遭水域的安全,對於防禦澎湖、台灣海峽有直接的幫助。 以三軍常駐/換防的兵力來論,目前尚可足夠,但若是要強化島上的防禦,除了將島上的反艦、防空飛彈升級外,部署新型採購的海馬斯火箭彈不失為一個選擇。   反艦飛彈 在反艦飛彈的部署,目前駐紮在澎湖的反艦飛彈以雄風二型為主,雖說150公里的射程足以防禦澎湖群島,甚至可以掩護台灣本島,但隨著解放軍海空、火箭軍快速成長,反艦飛彈的部署應換裝成「雄風三增程型」進行防禦,該型飛彈的射程約400公里,大幅勝過目前的雄二飛彈,400公里的射程足以從澎湖防禦整個台灣海峽,一面強化澎湖島上的防禦範圍,二來支援台灣本島上的防禦。 防空飛彈 在防空作戰上,將原有的天弓二型換裝成天弓三型飛彈,也就是俗稱的強弓飛彈,其攔截高度達70公里,目前尚無法得知相關的射程距離,但外界推估天弓三型飛彈的射程應超越200公里,無論是增長的射高、射程,該款飛彈皆能為目前的澎防部提供更為強韌的防禦力。 無人機/無人艇 在防範無人機、無人艇的方法上,軍方未來應優先將國造攻擊無人艇/無人機部署在澎湖周圍,畢竟海軍146艦隊配屬大型巡防艦,面對防禦/攻擊解放軍的無人艇不符合成本效益,IDF戰機攔截無人機同樣面臨相同的問題,未來若將大量的攻擊無人艇/無人機部署在澎湖周邊水域,將能遏制解放軍對當地、台灣本島實施的「多層雙超」戰術。   火箭彈 伴隨著陸軍採購的海馬斯火箭彈分批抵台,理論上澎湖群島能部署一個火箭彈混合連,配置美製的海馬斯火箭彈系統、國造的雷霆2000火箭彈系統,一方面減少人力的需求,二方面達到火力投射的目的。 結論 科技、無人化、火力建軍已是部隊建軍的主軸,國軍在人力招募不易的台灣社會,精簡部隊所需人力,以量少、高素質的兵力建軍將是未來的目標,無論是本島防禦,或是外島防禦皆為如此。 作者:宋磊

唱島嶼天光的鏟子超人都是青鳥?國民黨無人來唱夜襲?

日前花蓮光復因為堰塞湖溢流,導致淹水災情;之後全台灣無數志工奔赴災區,協助居民清淤、復原等等。志工們拿著鏟子鏟泥巴,因而被稱為鏟子超人。而長期在花蓮執政的國民黨傅崑萁夫婦,除了第一時間推卸責任,怪罪中央之外,不僅無法號召國民黨的志工投入救災,甚至讓發言人出來嗆聲,直指來救災唱《島嶼天光》的都是青鳥。筆者就好奇了,國民黨不滿的原因,是因為來救災、真正愛台灣的這些的志工們大部分都是台派民眾嗎?還是生氣自己唱《夜襲》的國民黨支持者無法到現場幫忙,而錯過這次曝光的機會呢?   根據媒體報導,國民黨發言人李明璇日前於網路節目批評在光復車站合唱《島嶼天光》的志工青鳥「非常的下流」、「非常非常的噁心」,引發議論。即便李明璇事後解釋,她有提到對「鏟子超人」的敬佩,並且她批評的是在災區高舉台獨旗、唱《島嶼天光》,是把災民的痛苦,當成政治表演的舞台。   國民黨發言人這樣先入為主的發言顯然是邏輯有誤。唱《島嶼天光》、舉台獨旗,與救災並不衝突阿,就算是台派青鳥,難道唱一首國民黨不喜歡的歌,他們的努力就應被忽視嗎?同時,也可反思為什麼長期在花蓮執政的國民黨,無法號召國民黨的志工,前來高唱國民黨競選時的歌曲《夜襲》呢?是國民黨自己承認動員能力不足嗎?還是台派人士比較愛台灣呢?   根據媒體報導,民進黨的救災志工攤位,有許多志工,也有無數的裝備讓人拿取,而國民黨的攤位搶佔中間C位,卻門可羅雀。對照現場台派多到能高唱《島嶼天光》,哪個政黨的支持者比較能不分黨派、真正愛台灣呢?答案已經很明顯了。除了感謝這些分文未取的無名志工英雄,也希望台灣選民下次投票可以團結一致,投給真正愛台灣的政黨與政治人物,並用選票汰除某些只會推卸責任、出一張嘴的政客。 作者:向陽之花

照妖鏡下,「紅統」的牛鬼蛇神,個個現形

國民黨黨內互打,水火不容,越演越烈。趙少康「境外介入」主席選舉,泛藍營「三大柱」狂猛反擊,稱趙是CIA 人馬、狗仔。 趙爺受不了抹黑,把網內數字列出來,有憑有據,照妖鏡下,「紅統」的牛鬼蛇神,蔡、邱、郭個個現形。趙爺擎天一劈,逼的國台辦出面澄清,所謂「境外介入」只是「關注」! 問題是「關注」需要「動員」嗎?何況是國家層級的動員!對郝龍彬呼籲中國應宣示「台灣不獨,大陸不武」,國台辦發言人卻強調「不評論國民黨黨主席個別候選人的主張」,—— 怎麼先前又對趙少康「境外介入」之說,特別看上眼,動員「關注」,這豈不是自我矛盾嗎 ? 看來藍營「三大柱」的CIA之說,惹得許多台灣選民的反彈:是不是也想把你們的「辯論邏輯」套在蔣經國身上。「蔣青天」生前的親密朋友,不正是 CIA 台北站站長嗎?所以「蔣青天」也可能是CIA人馬? 許多台灣選民終於恍然大悟,為甚麼這些「大柱子」級的言論重鎮,對國民黨朱立倫主席特別仇視,原來多年前,「維基解密」曾提到朱主席是美方(CIA )要特別保護的台灣政治人物。這些柱子們深信:台灣不能回歸,祖國統一,是CIA 的深層美國政府在作梗 :因為「大柱子」們的理論和多年的政論宣傳,台灣人民的腦袋早就被洗的一清二楚,那會有自己的獨立意見 ! 看來候選人鄭麗文宣揚只要台灣赤身裸體,解除武裝,(夫妻)床頭吵床尾和,就可達到兩岸和平的目標:多數台灣人民並不買單。這是二、三十年台灣民主開放的「善果」,只是目前台灣人還沒有信心和膽量,說出自己想要的,只想找個理由,濛混過關:顯然,「解除武裝」的鄭氏和平,不是台灣人民可以接受的理由,這些只都是「紅統」政治人物居心叵測的話術! 台灣人民大概沒有忘記:瑞士是兩三百年國際承認的永久中立國,但是瑞士全民皆兵,國民受完軍訓,把武器、彈藥帶回,以備不時之需:阿爾卑斯山不完全是他們的護國神山 !   作者:顧憲同

網軍、兩岸與派系:國民黨正在輸掉的不是選戰而是敘事權!?

     2025年的國民黨正處於一個尷尬的十字路口。表面上,藍營仍在地方縣市擁有一定的執政優勢,但中央論述早已失去主導權。這不僅是選票結構的變化,更反映出一種「中央無靈魂、地方無共識」的深層困境。而在新主席選戰中,無論最後由誰出線,都難以迴避三個結構性難題,即網路輿論戰的失守、兩岸政策落後現實、以及地方派系與黨中央的脫節。     國民黨最大困境之一,是在「數位政治」時代完全落後。近年來所以白營能吸引對綠營反感的年輕人,最大因素在於「懂流量」,由阿北所建立起的反綠品牌形象,即使國昌魅力不及於阿北情況下,猶能吸引關注,更善用抖音及各爭議性網紅、「特別友善」媒體、狂熱粉絲社群,宛如韓國經營演藝圈模式一般,建立了穩固的輿論生態圈,然而藍營在年輕世代眼中幾乎成為「老派政治」代名詞。當綠營透過議題設定、情緒帶動與社群操作掌握話語權時,國民黨仍習慣以記者會、新聞稿或傳統媒體對抗,反應遲緩而生硬。      國民黨在任何政策議題上都難以塑造主動敘事,即便是民怨高度的能源政策、治安問題或台海危機,藍營的聲音常被貼上「親中」、「唱衰台灣」標籤而被弱化,除了少數針對特定綠營人物的「二創」輿論攻擊外,似乎被動依賴特定媒體助陣。近期新主席選舉期間,部分候選人試圖以「清網軍」、「反側翼」為口號,但真正問題不在於能否對抗,而是藍營能否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生態圈。若仍將社群當作「輔助宣傳」而非「戰場核心」,陷於地方派系動員、人頭黨員決定主席之位,將使得黨政改革裹足不前外,挾天子令諸侯的故事將隨著蔣、侯與盧等封疆大吏在地方做大,無疑面臨本土化(中華民國在台灣派)、親中與中美游移等不同立場架空主要論述。    故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的定位,陷入「內外皆疑」的局面。北京對藍營內部「親美新派」日增的不信任,使得傳統的兩岸紅利模式幾乎停擺;反之,在台灣內部,年輕選民與中間選民仍對藍營抱有「過度傾中」的刻板印象。     北京對藍營態度的微妙變化,實際反映出中國已不再將國民黨視為唯一「可談對象」。例如,中共更傾向透過企業家、地方派系或特定政治中介進行接觸,意味國民黨作為「兩岸橋樑」的角色正被削弱,目前採取與特定人士、團體、各種組織進行更細緻、更全面交流,將使兩岸交流進入各方「奇謀」境地。此外,地方諸侯傾向以「個人品牌」取代「政黨標籤」,尤其新北與台中更加明顯,也許該策略能擄獲部分中間選民的心,然於中央級總統大選勢必觸及兩岸議題,使各種意見無法有效整合,莫怪在局勢有利於藍營之際,竟無地方要員參選。       無論新主席是誰,國民黨若想在2028重新挑戰中央政權,關鍵不在於候選人魅力,而在於能否回答一個核心問題即「國民黨存在的價值是什麼?」若藍營仍停留在懷舊、批判、等政治操作,將難以吸引新世代。相反地,若能提出具體的中產政策、科技經濟布局、兩岸穩定論述與制度型透明治理,或許仍有機會扭轉形象。這不只是政黨生死問題,更是台灣政治是否能走出藍綠對立、進入理性競爭的新關鍵。        目前藍營的最大挑戰,不是外部敵人,而是內部的惰性與分裂。當北京不再信任、華府未曾接納、年輕人不願靠近、地方派系又各自為政時,國民黨唯一能倚靠的,只剩重建自身的政治詮釋,尤其對於中華民國與台灣間的歷史定義。能否在混沌中找到新的路線,將決定國民黨未來十年的命運。  作者 / 劍藏鋒

Recent Posts

澎湖-逐漸升溫的戰略價值

澎湖-逐漸升溫的戰略價值

隨著台海情勢升溫,離外島的價值也隨之轉變,上世紀因解放軍海空軍實力相對薄弱,金門、馬祖為前線中的前線,陸軍為主戰兵力,尤以金門為例,全盛時期金防部總兵力約十萬人、馬祖兵力約五萬人,隨著科技進步,加上解放軍海空實力大幅增長,金馬部隊在持續裁兵的過程中,澎湖與本島的兵力逐步強化,其中澎湖的戰略價值快速上升。 [...]

More Info
唱島嶼天光的鏟子超人都是青鳥?國民黨無人來唱夜襲?

唱島嶼天光的鏟子超人都是青鳥?國民黨無人來唱夜襲?

[...]

More Info
照妖鏡下,「紅統」的牛鬼蛇神,個個現形

照妖鏡下,「紅統」的牛鬼蛇神,個個現形

國民黨黨內互打,水火不容,越演越烈。趙少康「境外介入」主席選舉,泛藍營「三大柱」狂猛反擊,稱趙是CIA 人馬、狗仔。 趙爺受不了抹黑,把網內數字列出來,有憑有據,照妖鏡下,「紅統」的牛鬼蛇神,蔡、邱、郭個個現形。趙爺擎天一劈,逼的國台辦出面澄清,所謂「境外介入」只是「關注」! [...]

More Info
網軍、兩岸與派系:國民黨正在輸掉的不是選戰而是敘事權!?

網軍、兩岸與派系:國民黨正在輸掉的不是選戰而是敘事權!?

     2025年的國民黨正處於一個尷尬的十字路口。表面上,藍營仍在地方縣市擁有一定的執政優勢,但中央論述早已失去主導權。這不僅是選票結構的變化,更反映出一種「中央無靈魂、地方無共識」的深層困境。而在新主席選戰中,無論最後由誰出線,都難以迴避三個結構性難題,即網路輿論戰的失守、兩岸政策落後現實、以及地方派系與黨中央的脫節。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