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中專長有效轉型為民間專長,並設有專職輔導機制發展事業第二春,讓職業軍人看到希望與未來。否則,迎接退伍士官兵的只能是工時長、工資不穩的保全、保險、保安等所謂三保業。軍人失去軍人的榮耀、希望與未來,募兵困難的困境難除。
依憲法第20條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國軍精實計劃案,裁減兵源,兵役制度從徵兵制改成募兵制,國防部祭出柔性美女牌及諸多福利向年輕人招手,但募兵成效不彰。何令致之?孰令致之?
保家衛國是軍人的職責,更要以犧牲生命為代價,捍衛軍魂。
自古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之刻板印象深植人心。軍中因任務、勤務之須24小時在營待命是常態,軍旅生活相對單調、苦悶。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在部隊裡不講道理,講的是階級、服從,此一生態與年輕世代格格不入。部隊為了便於管理,幹部主導、暗示、默許……老兵動用私刑,毆打新兵絕非傳聞,此種潛規則汙染了部隊形象。
在部隊沒有真相,造假、弄假是常態,裝備檢查是假的,每個月定期召開的所謂榮譽團結會,會議中的發言盡是歌頌長官的發言,鼓勵小兵睜眼說瞎話。
公教版年金改革案磨刀霍霍,刀刀指向公教人員,難讓軍人不憂寒蟬效應,而有兔死狐悲之情愫。
軍人的養成訓練有體能、戰技。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陣前殺敵,殺人放火,軍人本色。依現行制度40歲解甲歸田的退役士官兵,將青春與人生的精華奉獻給了部隊,回首來時路,一身殺人放火的本領似乎很難在職場發揮所長,前途茫茫,毫無願景可言。
蘇東坡的《西林壁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要讓年輕人願意從軍,最重要的是要讓退伍軍人有願景,尤其是正值4、50歲之壯年退伍時,可以將部隊訓練打下的體能、不同兵種所積累之技能,成功轉型應用於民間專長。務必讓士官兵在軍旅所學專長,在民間亦可找到舞台,舞台是必須經營的,如果身懷各種絕技的退伍士官兵,能將絕技找到出口,路是無限寬廣。
飛官一旦退伍,等著他們的是民航機的機師。帶兵打仗,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將領,等待他的是民營企業經理人。在軍中,兵工或兵工學校,生產、製造、保養軍工品,兵工學校雖以講授軍工品如:戰車、武器為主要課程,但其基本架構與工學院相去不遠。在軍中,工兵構築工事,戰場挖戰壕、架橋開路、拆除地雷,若能善用此專長投身民間,無限可能。其他如醫官回到民間任醫師,特種部隊在軍中所打造出鋼鐵般的體魄,佐以矯健的身手,不正是專業保鑣的不二人選嗎?
新兵入伍都會普查其民間專長,依其專長任務編組,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古代役政,屯田政策,養兵於民,春耕時的農忙兵轉為農,從事生產,秋收後的農閒,農轉兵從事軍訓。飛官、將領回到民間有有令人稱羨的工作、職務相迎僅少數特例。要讓年輕人願意投身軍旅,先要讓軍人產生榮譽感,並以身著的這身軍服為榮,紀律嚴明的軍中文化所散發出的效率、有序應形成一種職場正能量。士官兵退伍前應由國防部主導,依渠等軍中專長造冊,依專長推薦到民間的退伍士官兵將軍中專長在民間發揚光大,並形成良性循環。
台灣兵役制度除募兵困難外,軍校招生困難更是隱憂。西點軍校,是美國可能也是全世界第一流的軍事學校,畢業生優秀表現,西點桂冠成了軍人至高榮耀。在台灣,軍校生源不足,接受軍官養成教育的學生或學員,過篩時因篩子網目過大甚或未經篩選全數錄取,品質參差不齊。沒有一流品質的軍官,似乎很難以身為軍官為榮,又如何打造一流的部隊? 士官兵品質參差不齊,從入伍之日就開時數饅頭。在營時,如何能形塑出軍人的武德、軍魂與榮耀?退伍時,又憑甚麼能力在職場與人競爭呢?
職業軍人依現行制度,除了少數有幸有機會晉升上校、將官者外,都面臨4、50歲之壯年必須被迫退伍之壓力。壯年退伍後的士官兵,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職業軍人無法照顧軍人之一生,將軍中專長有效轉型為民間專長,並設有專職輔導機制發展事業第二春,讓職業軍人看到希望與未來。否則,迎接退伍士官兵的只能是工時長、工資不穩的保全、保險、保安等所謂三保業。軍人失去軍人的榮耀、希望與未來,募兵困難的困境難除。
作者 / 謝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