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初伊能嘉矩採用人類學思維,定義出台灣的阿美、凱達格蘭等原住民族,影響持續至今。
伊能嘉矩於公元 1867 年出生,是日本第一代的人類學家,日本獲得台灣作為殖民地以後,他在 1985 年時來到台灣進行一系列調查,這些研究包羅萬象,後來被整理為《台灣文化志》,替台灣歷史留下了寶貴的記錄,影響不斷持續到今日。
最近全新審定的《台灣文化志》在台灣出版,而有了一系列宣傳活動,其中在敦南誠品舉辦的「族群、歷史與《臺灣文化志》」演講,由詹素娟、林正慧兩位學者,介紹伊能嘉矩對台灣族群的研究與影響。(連結)
詹素娟任職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是台灣平埔族的專家,她的演講著重於介紹伊能嘉矩對「原住民」的研究,分為 3 個部分:作為人類學家的伊能嘉矩、作為歷史學家的伊能嘉矩,以及伊能嘉矩的論述,持續到當代的具體影響。
伊能嘉矩是讀書人,擁有傳統漢學基礎,卻也具備當時最新潮的人類學背景,擁有人類學的知識與觀念,讓他能以全新視角看待台灣居民。在他以前,清帝國的管理者對非漢人的台灣原住民,依統治掌握程度分為生番、熟番,其餘了解卻十分有限。
相對的,伊能嘉矩走訪台灣各地實地調查後,利用新的人類學思維,根據各地人群的分佈、體質、風俗、語言等特徵,區分出許多不同的族群。例如泰雅、阿美、凱達格蘭、噶瑪蘭等名稱,都是由伊能嘉矩率先記錄,在他的定義之下,台灣原住民不再是漢人眼中「那一群跟我們不同的人」,成為擁有多元面貌的「原住民族」們。
事後看來,伊能嘉矩可謂博學多聞,他著作的參考資料來源廣泛,除了自身田野調查與清代記錄外,也包括各種西洋人描述台灣的文獻。伊能嘉矩將習得的西洋科學體系,實地應用於他的台灣研究,對台灣原住民的分類與觀點前所未有,這是他深具開創性,作為人類學家的一面。
然而伊能嘉矩畢竟不是單純的研究者,也是總督府的雇員;總督府之所以支持他四處調查,除了學術,更有強化統治的目的。由交給總督府的報告中看來,他人類學家的那一面很不顯眼,反而更像個「歷史學家」,也就是由國家統治的框架出發,描述對象是「在國家架構之下的人群」。這是伊能嘉矩比較傳統,作為歷史學家的一面。
身為最早深入研究台灣居民的先驅,伊能嘉矩的影響不但巨大,還持續至今。一個案例是 1990 年代的「凱達格蘭復振運動」(連結),在有計劃的活動與請願之下,曾經一度興盛,卻在台灣集體記憶中消失的凱達格蘭原住民族,重新被當代認識,也讓名字充滿漢人風格的「介壽路」改名為「凱達格蘭大道」。
凱達格蘭復振運動採用的資料中,有許多來自伊能嘉矩當年的記載。可以說,從世紀初的伊能嘉矩田野調查,到世紀末這批資料的再利用,伊能嘉矩的身影一直與台灣同在,貫穿整個世紀,即使到了本世紀,他的影響也將在未來持續下去。
要認識台灣原住民族,了解台灣歷史,不能不知伊能嘉矩。
作者 / 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