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高山」、「平地」乃是統治者的強行區分,不幸的是我們今日的政府依然使用著背後藏著殖民統治意涵的分類方法,原住民族不該再被這樣分類。
平埔族,一個對大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族群。
近年來許多平埔族群如火如荼的展開正名運動,而行政院也於今年八月通過「原住民身分法修正草案」,增訂「平埔原住民」為原住民身分別,然而這樣的結果卻引發了許多的爭議,從許多網路新聞下的留言可以看到,社會大眾對於平埔族的認識很明顯是有待加強的,本文將會從平埔族一詞出現的脈絡,以及考古學上的證據來讓大家知道,究竟平埔族一詞是怎麼出現以及其目前存在必要,又何以平埔族也可以稱作是台灣原住民族。
平埔族一詞最早成形於日治初期的調查研究中,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花了大批人力及物力對台灣的「南島語族」進行了體質人類學、民族學等諸多領域的研究,並在最後沿襲著清朝統治時所遺留下的「高山」、「平埔」兩大範疇來進行族群的劃分,以平埔族來說,雖然各家學者之間的看法各有出入,但大致可分為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au)共九族,平埔族的介紹先到這邊為止,接著則是考古方面的證據。
眾所皆知,現在的台灣原住民是由距今6500年左右抵達台灣的大坌坑文化人及後續數波移民經過長時間所演變而成,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原住民族都能找到相對應的史前文化,不過隨著近幾年考古工作的進展,尤其是中部地區,有好幾個平埔族群都已成功地上溯至史前文化晚期的鐵器時代,分別是拍瀑拉族和巴布薩族,兩者對應到的皆為番仔園文化的鹿寮類型,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的遺址都分布在大肚台地西側,據碳十四定年所得到的年代大約為距今1000到400年間,出土的器物也和清代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卷六「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八」中對於當時這兩族人衣飾上的描述相符合,不管是時間上的銜接、地理位置上的分布亦或出土器物,我們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番仔園文化鹿寮類型就是拍瀑拉族及巴布薩族的祖先。
從這些證據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現在所稱的平埔族其實和我們原先所熟知的十六族原住民,都是距今6500年前抵達台灣的大坌坑文化人,加上和後續移入的人群融合後所演變而來的,今日我們稱他們為南島語族,「平埔族」這一看似學術的分類背後所隱含的其實是統治者的殖民觀點,台灣原本就是原住民族生活的場域,每個族群選擇居住的地點都有其歷史脈絡,所謂的「高山」、「平地」乃是統治者的強行區分,不幸的是我們今日的政府依然使用著背後藏著殖民統治意涵的分類方法,原住民族不該再被這樣分類,應當回歸能彰顯族群特色,各個族別之間對於自我的稱呼,這才是原住民真正的名字。
作者 / 邱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