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因為缺乏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因為自己的小孩尚未接受制度的荼毒,假掰地要學生白老鼠們吞下不合理的制度。
上星期六的臉書動態,好幾位高中與研究所同學不約而同地po出高雄市某科技大學運動場上爆滿學生人潮的照片,原因無他,這些同學們帶著自己剛升上國一的孩子遠征高雄市檢測體適能。超神奇的現象是,這場高雄市的體適能檢測卻來了超過一半的台南市國中生,學生們在異鄉看到熟識的同學互相打招呼,家長們狐疑,體適能比序造成的扭曲現象,教育主管單位還要繼續裝傻嗎?
體適能的種種亂象早已在教學現場蔓延許久,筆者點滴在心頭,幾點意見供參:
首先,高中與研究所同學們不解地埋怨「體適能」項目為何納入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弄得家長們每個假日都要帶著小孩征戰體適能檢測站。更令家長或孩子忐忑不安的是,國一、國二、國三的體適能檢測標準越來越嚴格,國一時若能搞定體適能,四個項目中拿到二金以上,收集滿分的比序分數,國二、國三就不用再為這惱人的體適能煩惱。
體適能檢測的四個項目分別為仰臥起坐、跑步、坐姿體前彎與立定跳遠。學生或家長常常質疑的問題是,為何不比跳繩、搖呼拉圈或是打籃球?為何不是比自己孩子最擅長的運動項目?體適能的教育意義不就是希望台灣公民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常保身體健康。十二年國教升學超額比序賦予體適能競爭的分數,一切都變了調。體適能檢測已成為國中生放假時的大代誌,征戰全國各縣市體適能檢測站,勞民傷財,只為那冰冷的比序分數。
其次,體適能各項目的滿分標準會隨著國中生生長曲線的變化而調整,國一的標準最低、國三最高,許多學校則是統一在國二幫學生集體報名進行檢測。許多社經背景較高的家長非常聰明地在小孩國一時就四處檢測體適能,低飛通過較低的標準。筆者想問,弱勢學生何其無辜,連體適能檢測都可以成為貧富差距的分野,這難道是教育平等的初衷嗎?
再者,體適能檢測的四個項目真能確實反映出學生身體狀態的良窳嗎?筆者任教的班級裡有位男生是校園裡大出風頭的運動健將,他國一、國二運動會均為校內四百公尺的金牌。但因為他先天柔軟度較差,無法在另外三個項目中達到金牌標準,僅跑步一項達到金牌標準,無助拿到體適能滿分。諷刺的是,班上有位女生,體能狀態中下,但因為柔軟度較佳,鎖定坐姿體前彎與立定跳遠兩項達到金牌標準,順利拿到體適能滿分。
兩位學生實際的身體狀態與運動表現完全無法真實呈現在體適能分數上,這樣的比序有意義嗎?何況,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等學生不適合檢測,體適能比序先輸「四」分,在現今國中教育會考制度下,無疑直接宣判絕緣第一志願。
最後,您一定會好奇,為何高雄市的體適能檢測站來了超過一半的台南市學生?原因無他,就是台南市體適能檢測採嚴格高標準。仰臥起坐起身時雙手要貼在肩膀兩側鎖骨上、躺下來雙肩必須要完全貼在地面上。許多學生因為過程中部分動作不符標準導致該項目未達到金牌標準,錯失拿到體適能滿分的機會。相較外縣市體適能檢測標準保留些許的彈性空間,難怪家長們紛紛戲謔台南市執行體適能的標準適用於「國手」,準備出國比賽拿冠軍。
許多人因為缺乏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因為自己的小孩尚未接受制度的荼毒,假掰地要學生白老鼠們吞下不合理的制度。教育主事者假日時不妨走一趟全國各地的體適能檢測站,看看十二年國教下台灣的學生假日到底在忙些什麼?檢測站滿滿的學生人潮真的是台灣體育國力強盛的象徵嗎?
作者 / 秦靖(教師、時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