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工作難尋已成定局,不論在哪邊就讀博士班,甚至是已經畢業的博士後研究者,都該認真思考自己在學術界以外的出路,不該自我設限發展機會。
對於 NBA、MLB、英超等職業體育聯盟熟悉的人,一定知道要加入如此頂級的聯賽,難度非常大。從事專業運動競技的人非常多,卻只有十分少數菁英才有機會加入,而且往往不怎麼長久,如 NBA 球員 Gerald Green 那般,換過一隊又一隊,都待不了多久的成員才是常態(而且這位已經算是相對成功的),反而如 Kobe Bryant、Kyle Korver 那種穩定的天之驕子非常罕見。
儘管職業生涯比運動員長得多,不過如今的學術界,狀況也漸漸變得嚴峻。許多人讀博士,對未來的規劃就是留在學術界,從事大學教師之類的工作,而且不只台灣,世界其他地方也是如此。學術出版集團 Nature 最近的調查指出,世界各地 5700 位博士生中,75% 有意願繼續待在學術界。然而,如此計劃的成功率有多高呢?
以英國而言,大約是 3到4%,美國也沒好多少。
顯而易見,博士不該把出路侷限在學術界,而學生應該在仍就讀博士班的時候,就認真考慮這些事。學術界如今成功找到教職的機率很低,許多博士常常是走完一張短期合約,再換下一張短期合約,終於心灰意冷而另尋出路。
Nature 社論表示,即使去業界工作,常常也能找到和留在學術界一樣的挑戰與回報,博士們不該視業界為畏途。另一方面,大量受過專業訓練的博士投入業界,也能提振業界的水準。博士生們仍有時間調整對未來的規劃,但是學術界內卻仍有不少人,將這些事實,視為骯髒的秘密。Nature 社論認為,這樣的風氣應該改變,既然現狀如此,大學與指導教授更該讓博士生們,清楚地知道這些事。
Nature 的社論:《Many junior scientists need to take a hard look at their job prospects》[連結]
規劃未來無疑相當重要,然而 Nature 於 2017 年發佈的調查中,約3分之1博士生表示,沒有從指導老師處得到有用的建議。也有3分之1受訪者回答,對於尋找非學術界的工作,指導老師沒能給予什麼有幫助的建議,上述結果和 2015 發佈的調查差不多。
情況不難想像:指導教授常是忙人,本身又往往一輩子待在學術界,與外頭的世界少有接觸,要從他們那邊得到建設性的意見,找錯人了。在指導教授與單位提供的協助以外,博士生,也要自立自強。
Nature 的調查:《Graduate survey: A love–hurt relationship》[連結]
Nature 的博士生調查中,另一值得重視的是心理健康。超過4分之1自述有心理方面的問題,在此當中的 45% 表示(全體的 12%),造成焦慮沮喪的原因,正是他們的博士學業。這群有心理問題的受訪者中,約3分之1表示,曾由他們的研究機構得到有用的協助(全體的 8% 左右),換句話說,剩下的人要不是沒有尋求協助,就是問了仍沒有用(全體的 16% 左右)。
不同的調查方法,結果或許有差,但是不變的狀況是,博士生的壓力確實普遍不小:《博士生,你的壓力如山大嗎?》[連結]
同樣的事實,採用不同的編排表達,會造成讀者感受不一的閱讀效果,而 Nature 社論深諳此道。講完心理問題以後,Nature 社論隨即指出,雖然有以上問題,不過仍有 80% 受訪者,滿意自己當初決定就讀博士班的決定(相對地,這點在 Nature 報告的開頭就提到了)。大家學著點,這就是正能量寫作法!
總之,學術界工作難尋已成定局,不論在哪邊就讀博士班,甚至是已經畢業的博士後研究者,都該認真思考自己在學術界以外的出路,不該自我設限發展機會。另一方面,已經在學術界取得位置的人,也該讓後進了解實際的狀況,就算自己不懂、講話沒幫助,也不該排斥,甚至是阻礙學生討論相關的事。
作者 / 寒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