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修正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的前提下,執政平地原民席次的原有身份卻也有六成六的可能被換掉。
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是蔡英文總統相當重視的政見與政策。爭取更多更大的選票支持,是政治人物很自然的一件事,透過原住民身份法的修法正名平埔族,雖獲得原住民族的支持,卻也遺留下對原民參政權的分餅問題。修正原住民身份法增納平埔原住民,是為了將整體原住民族的參政席次「做大」?還是為了「做掉」具平地原住民身份的立委?
換言之:若採取修正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增納三席平埔原住民立委,那麼不僅能「做大」整個原住民族參政權的「總席次」,也能讓平地原住民、山地原住民、平埔原住民,三個和尚都有水喝。
可惜的是,執政黨選擇了原住民身份法的修法路徑。經過相當漢化程度的平埔族,與山地原住民有明顯區別,卻與平地原住民甚至漢人不易區分,就原住民族光譜的參政選擇上,平地原住民的立委席次一定受到排擠,這是原住民身份法修正通過後,執政黨內對平地原住民立委席次「搶水喝」的隱患或算計。
這一席平地原住民「身份」或許可能有三。可能性之一:做掉了反對黨原民席次也增加執政原民席次;可能之二:做掉了反對黨原民席次維持執政原民席次,但換成了平埔原住民族;可能之三:維持執政原民席次,但換成了平埔原住民族。
就執政者的上位角度觀之,修正原住民身份法先讓平埔原住民取得正名,在相對選票上,有六成六的機會可以增加執政黨整體的原住民族立委席次;而且,排除一步到位的修憲路徑,讓平埔原住民先取得正名,不僅可以避免反對黨在議案上做出政策掛勾或政治交換,又可以擴大原住民族對執政的社會支持。
但是,事實上,在不修正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的前提下,執政平地原民席次的原有身份卻也有六成六的可能被換掉,檢視執政黨對於爭取整體原住民族的改革工作,讓平埔原住民正名,究竟是「為了誰」團結?還是為了「做掉誰」?實在不無疑問!
作者 / 孫榮富(作者現任全國考訊公共政策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