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前美方建議台灣,應將既有的兵役制度全面改回徵兵制,同時強調台灣必須將國防預算上升至GDP的3%,才有助於台海情勢的穩定。以上兩建議作者並不完全否定,原因在於台灣當前面對中國的威脅日益增加,國防預算的確是有必要增加至4000億台幣才有助於部隊的維持。
另外在兵役的部分,本文必須指出台灣在藍綠兩黨的帶領下,兵役制度早已亂了頭緒,許多政治人物為了吸引選票而屢開募兵制的支票,無奈募兵成效不佳,基層缺額相當嚴重,許多部隊苦不堪言,而現在的蔡英文政府在民意與政策的指導下,將國軍的兵役制度朝向募兵制應是不會改變,為此既然政府決心推動募兵制度,本文認為改變既有服役年限與三軍結構有其必要,以下逐一說明:
改善既有服役制度
從兵力結構來說,分為陸海空三軍,延長軍、士官服役年限有助於維持國防戰力之延續,若能延續軍官:上尉-中校與士官的服役年齡可暫時減緩國軍人才的不足,原則上將上尉軍官至中校軍官的服役年限每一個階級再往上延長4-8年、同時加碼現役軍人與退役的福利、提升退伍軍人職業轉銜的機會等,才有助於募兵制的推動,否則空有政策理想,無正視現實,募兵政策又會再度淪為空頭支票。
調整三軍編制比例
按照陸海空三軍編制,陸軍最多:130,000人,空軍與海軍分別為:35,000人與38,000人,以比例來說地面部隊做多,但以反制能力來說海、空軍為優先抵禦共軍,因此在編制上本文建議將陸軍員額調降至100,000人左右,同時廣儲後備軍人的數量與裝備,另將海空軍人數調高為各40,000人,原因在於為因應目前國防戰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原則下,為強化海、空軍反制敵方彈道飛彈、巡弋飛彈、柴電潛艦等對台灣有直接威脅的敵方裝備,擴增海空軍在飛彈反制上的數量,例如:持續採購自製天弓三型飛彈、萬劍彈、雲峰地對地飛彈、雄三飛彈(增程型與岸射型)、自製小型潛艦等才有助於提高國軍的反制能力。此外縮編的陸軍透過剩餘的經費強化空騎旅的戰力(例如:購買更多的武裝直升機)、增購大量的車載防空飛彈系統與反裝甲火力等,才有辦法在員額少量的情況下增強地面部隊的戰力。
結論
時間拉至2016年12月馮世寬部長的談話,可以很清楚地瞭解,若要在2018年完全推動募兵制有其困難,相關的配套措施仍然無法補足缺額,國家在財政、物力有限的情況下,假如部隊因人力短缺直接造成戰力下降將是全民的損失,國防政策將會再次面臨整制度上的調整。然而國防政策多為政治的延續,每一種國防政策都有其政治判斷為基礎,政府必須向國人說明,假如募兵制度持續招生不佳,在「國家安全、全民國防」的原則下,是有權要求改回徵兵制度。
作者 / 宋磊 (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