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支持關於花甲男孩復興了台語的論調,那麼其實就代表了台語已經凋零,更悲哀的是,一個本土優美的語言已經消亡淪為一種消遣。
植劇場花甲男孩一劇,劇中唯妙唯俏的台語對白,引起許多台灣人民的共鳴,甚至有認為這是台語再次復甦的機會,借助如偶像劇的精緻戲劇表演,可以讓台語有機會復活並爭取到年輕人學習的熱誠。然而,如果你也支持上述關於花甲男孩復興了台語的論調,那麼其實就代表了台語已經凋零,更悲哀的是,一個本土優美的語言已經消亡淪為一種消遣。
台語的消亡,源自國民黨敗退來台,便極力打壓台語地使用的政策。長期的威權與政策壓迫,以及外省來台的國民黨統治階層,無不用盡各種方法提高中國文化,打壓台灣本土文化與語言,使得講台語是沒水準、沒文化甚至是可笑的。國民黨大力地打壓台灣本土文化與語言,對於台語戲劇的打壓更是極甚,諸如歌仔戲、布袋戲,任何以台語為表達方式的戲劇形式,都成了「沒水準」的代表,運用國家的力量從教育、媒體與家庭來大大的鎮壓台灣文化與台語地使用,使得如今的台灣人,就算會講台語,好像也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
因此,如今的人們,特別是比較青壯年的一代,台語至多只是在家裡跟父母對話用的語言,出門在外講台語,我們竟會有一種難以啟齒的感覺,這是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受,但卻對於一整個世代來說,是無法迴避的經驗。一個語言被移出公共場域,基本上就預示了它的消亡。現今的台灣,只會在家講台語,在外不敢講,更不用說有多少台灣人連一句台語都不會。
如今的人們依然普遍不敢在外面用台語對談,甚至開始將台語視為某種消遣娛樂的語言,就像是美國人偶而會講個幾句法國俚語一樣,台灣人對待台語的態度逐漸成了「偶而在電視上學一句俚語」的漠然態度,有多少人感覺到這件事情本身代表了多大的悲哀?
一個本來是每個土生土長臺灣人的語言,如今成了電視上娛樂的一部份?更不用說,「講台語」這件事在許多場合都成了一種娛樂效果,教不會台語的來賓講台語,再聽著他們講著不流利的台語哈哈笑,台語什麼時候淪為一種表演工具,而不是一種如北京話一樣平常的語言?
花甲男孩無法復興台語,問題就在於這裡,人們不會因此改變對待台語的態度,反而是繼續讓台語成為短暫的娛樂,人們至多因為花甲男孩多學了幾句臺灣俗話,但卻很少有人覺醒,為什麼一個語言竟然成了罕見的玩物?
看著新聞對花甲男孩的報導大多集中在「男歌手講流利台語」,或是「花甲男孩大量使用台語俚語」等,就知道為什麼台語依然無法回歸正常的地位,因為「會講台語」成了新聞要點,「用台語俚語」成了新聞採訪的對象,但曾幾何時有「會講北京話」、「用成語」的報導?我們內心早就清楚知道台語已經離開了台灣文化,只是我們依然拒絕面對現實罷了。
對於台語的復興,我們絕不能抱持樂觀的態度,多少戲劇、媒體圖文與廣告中,依然不斷的在污名化台語的使用,讓操台語的人的形象永遠是粗俗的低下階層甚至是罪犯,台語跟其他語言一樣,可以是一種高雅的語言,也可以是一種粗俗的語言,端視於說者的用法,但如今台語只淪為不斷被污名化以及娛樂化的語言,如今台語早已逐漸被移出公共場合,那麼台語的未來呢?臺語還有未來嗎?這一點絕不是國中小教幾句鄉土文化就能解決的,也絕不是一齣戲劇捲起的短暫風潮所能回答的問題。
作者 / 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