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之間的落差,已經從硬體轉變成資訊(或軟體)的差距。因此,政府施政的當務之急不只在硬體的建設上,更應投注更多項目在軟體建設上。
台灣都市化程度高,近七成1600萬的人口居住在六都當中,都市化的發展伴隨著人口的遷徙,偏鄉地區的民眾為了謀生必須到台北、台中、高雄等都市尋找更好的工作。然而這些人口卻因為長期以來的城鄉差距,而變成都市裡的底層民眾,離鄉背井卻在城市裏買不起房子、領著低薪,更承接了難以階級流動的命運。
同時,城鄉差距的落差更顯示在孩子的學習表現上。根據台灣PISA國家研究中心在2012年的調查發現,學生們的數學素養在受測的67個國家排名第4,但有12%的學生落在低標區(Level2)之下,前10%與後10%的學生差了311分,等同於7個年級的差距(小一跟國一的差別)。也就是說,城鄉之間的落差,已經從硬體轉變成資訊(或軟體)的差距。因此,政府施政的當務之急不只在硬體的建設上,更應投注更多項目在軟體建設上。
尤其偏鄉的兒童,學習資源與都市兒童相差甚遠,許多偏鄉沒有圖書館、補習班,甚至家裏連一台電腦都沒有。而現在的網路上卻提供了許多免費的學習資源,更能讓這些按照自己的能力與學習進度來安排額外的學習,許多偏鄉的課輔,因為人數不多,不同年級安排同一個進度。試想,國一與國三都教同樣的英文進度,國一的學生真的聽得懂,而國三的學生難道不覺得太過簡單嗎?
慶幸的是,現任政府的數位建設項目中,就有包含改善校園的數位學習課程,讓偏鄉的學生可以提早訓練自己搜集資訊、吸收新知的能力,在網路上尋找自己有興趣的項目,並透過解決問題做為導向的學習方式,更能有效提升這些孩童的能力。不過該計畫應如何落實,是否又會將重心與預算都投注在硬體設備的項目,以為改善頻寬、增加電腦設備就能解決城鄉落差,那就是考驗政府的眼光是否真正前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