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在台北燈會正式開幕前,一尊林默娘花燈因為外型與原設計不符,導致其形象原設計者必需趕在正式開幕前親自上陣去重畫,引發大家的討論。但也有部分團體批評,此與宗教中的媽祖形象相去甚遠,對媽祖似有不敬。
在歐美與日本,多有這種對過去歷史人物與神明重新詮釋或創作的先例,於是北歐神話的雷神成了漫威公司的超級英雄,源自印度神話的神猴先成了吳承恩筆下的火目金睛,又成為日本動漫七龍珠的主角。
日本史上的梟雄織田信長時而被畫成魔王,時而被畫成美少女或可愛動物。現在台灣也已向這些國家看齊。這並非一蹴可及的自由:就在約二十餘年前,在台灣還有不少人因為在著作裡重新詮釋或重塑過去的歷史人物,而被自稱為這些歷史人物的子孫控告侮辱祖先名譽。事實上,神明與神像的起源,不也是人造的神話?
最原始的佛教與天主教都只有男性的佛與神的形象,但是為了便於在有崇拜女神傳統的東亞與北歐傳教,因此出現了觀音與聖母瑪利亞。
也因此將這些神祉或人物重新詮釋更動重製,也就是動漫界俗稱的「二次創作」甚或「三次創作」,其實是從有史以來,人類就不斷在做的事。俗成的神祉形象,也是過去世代對其的創作,更不用提許多神祉根本就是人們所塑造出來的。
能夠就某位神明甚至是歷史人物的造型與個性重新以台灣的角度評斷或創作,加入台灣的特色,正表現出我們社會的自由與多元寬容。而這樣的創作自由,更能讓更多人不受限制地自由發想,造就更大規模的創意經濟。
拚經濟,從來就不只在於經濟政策本身,而是要堅持我們的自由寬容民主多元價值觀與自己的特點;之前已經宣示影視產業是經濟戰略產業的新政府,更應捍衛這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