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寫在公投之後:國民黨都怪台南高雄?不如反省自己

  • 時事
  • 民意

當然應該稱許台南與高雄選民的抉擇,但整個公投結果仍應視為全體民意的展現

國民黨視為「不信任投票」的四大公投落幕,結果讓藍營名嘴紛紛崩潰,一個都沒過。對此,各大媒體或是名嘴在分析得票率時,皆主張是不同意票最多的高雄市和台南市決定公投成敗。

台南、高雄狂灌不同意票 成四大公投關鍵。圖片來源:民視新聞網
台南、高雄狂灌不同意票 成四大公投關鍵。圖片來源:民視新聞網

但筆者持不同看法。筆者認為「各縣市正反方得票差距小」,加上「台南高雄不同意居多」才導致這樣的結果。這些名嘴說得彷彿台南高雄決定整個公投似的,但事實上,部分縣市雖然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但若是不同意票沒有緊追在後,或是差距極大,光靠台南和高雄,也無法扭轉乾坤。因此筆者認為,當然應該稱許台南與高雄選民的抉擇,但整個公投結果仍應視為全體民意的展現。

所以國民黨與其怒批「高雄台南讓全台灣吃萊豬」,不如反思為何國民黨時期的美國萊牛就可以吃,民進黨的萊豬卻被說成是毒豬吧?國民黨不思考如何避免像一八年的公投綁大選一樣,到最後出現「邊開邊投」的窘境,卻崩潰公投已死。除了核四這輛老舊拼裝車的安全隱憂,目前仍無法解決核廢料問題,國民黨核四公投連自家執政縣市首長都不能說服,要如何說服選民呢?要讓中南部減少燃煤,以汙染較少的天然氣取代是較佳的選擇,已經外推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方案已經是權衡之下最佳的選擇。

為了不影響台美貿易、在安全前提下不缺電、也讓選舉能順利進行,四個公投結果皆為不同意大於同意,這不僅是對於執政黨的肯定,更是人民的選擇。呼籲國民黨與其持續崩潰,怪罪高雄台南、怪罪執政黨,不如靜下心來好好思考如回推出更周延的政策,而不要再赤裸裸的政治操作、為反對而反對。

作者 / 向陽之花

分享此文:

  • Facebook
  • Twitter
  • 電子郵件
  • 更多
  • Tumblr
  • Pocket
  • Google
  • Pinterest
  • LinkedIn

相關

台南高雄不同意居多 各縣市正反方得票差距小 核四公投
2022-01-01 向陽之花

Post navigation

北捷不准登「反中國」的人權廣告 → ← 坐擁豪宅大院 不見得懂是非善惡

Related Posts

不用思考,再報告,羅智強您就去選總統 !

羅智強!用不著驚訝知錯愕!說大人則藐之,你們不讓羅某人選桃園 […]

對「有效自決」說的一點淺見

—從國史館「舊金山和約及日華台北和約生效70週年研討會」說起 […]

談「外交部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

日前媒體刊登姜皇池教授投書「評外交部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 […]

烏俄戰爭要怎樣解決?

烏俄戰爭會怎麼樣解決?我們得先考量一些棘手的細目如何解決? […]

Recent Posts

不用思考,再報告,羅智強您就去選總統 !

不用思考,再報告,羅智強您就去選總統 !

羅智強!用不著驚訝知錯愕!說大人則藐之,你們不讓羅某人選桃園 […]

More Info
對「有效自決」說的一點淺見

對「有效自決」說的一點淺見

—從國史館「舊金山和約及日華台北和約生效70週年研討會」說起 […]

More Info
談「外交部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

談「外交部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

日前媒體刊登姜皇池教授投書「評外交部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 […]

More Info
烏俄戰爭要怎樣解決?

烏俄戰爭要怎樣解決?

烏俄戰爭會怎麼樣解決?我們得先考量一些棘手的細目如何解決?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