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從《血觀音》的Marco角色,談台灣職場「權力不對等」現象

  • 時事
  • 民意

沉默只會讓濫用權力者更肆無忌憚,忍讓只會讓自身權益被無情吞噬。

盛竹如旁白,以類戲劇方式緝兇的〈誰摔死了李新〉影片,短短時日累積近千萬點閱率。高人氣點閱,將李新之死推向前所未有的懸疑高度,令人驚呼簡直是《血觀音》的真實版。

鈕承澤身陷性侵案。 圖片來源:TVBS
鈕承澤身陷性侵案。 圖片來源:TVBS

Marco隱射的湯英伸事件

《血觀音》道出一個只有利益、沒有愛的世界。它集結台灣重大時事,並可在現實中找到對應人物。棠夫人的佛口蛇心、棠真的陰狠歹毒,成功演繹劇末所謂「世上最可怕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然而,其他人物亦有鮮明形象,其中Marco一角,令人憶起民國七十五年轟動全台的湯英伸事件。

Marco為台東原住民,林議員家的馬師。Marco現身第二幕是與林家千金翩翩調情嬉鬧,後證明他非林家滅門血案的兇手,而與翩翩冥婚。至此,我們都以為他真心愛著翩翩。但是當棠真向Marco表白,卻慘遭強暴時,他的一番話,令人瞠目。他氣憤地說「每個老板娘都是這樣教我的!哪有什麼山盟海誓,從頭到尾都是林翩翩扣住我全部的東西,不讓我走。我回去,只是要回我的自由而已啊!」Marco強暴愛慕他的棠真,當然可恨,但一直是官夫人的性奴而無法擁有自由、返回家鄉的Marco,難道不值得同情?

一個來自特富野、五育兼優的鄒族少年湯英伸,因誤入求職陷阱,欠下介紹費3500元、遭雇主扣留身分證、每日被迫工作17小時。某日飲酒返回洗衣店,未料深夜又遭雇主叫起來工作。盛怒之下,向雇主辭職並要求索回身分證,雇主卻以工資不足以還清借款而拒絕。兩人衝突愈演愈烈,最後湯英伸殺害雇主一家三口,取走自己的身分證與皮夾內的現金。

有人說湯英伸勒死雇主幼女,殘暴不仁;但也有人正視原住民長期遭漢人欺壓、歧視與剝削等現象,而引發各界聲援,只希望槍下留人。然而,湯英伸最終仍被執行槍決,成為台灣最年輕的死刑犯。曇花一現的生命,因一場暴怒而犯下無法挽回的悲劇。槍決時,他說「自己罪有應得,所以必須接受這個刑痛」,拒絕法醫為他施打麻醉藥。

棠真何辜!幼女何辜!社會底層的人,長期遭非人道的對待,究竟是他們泯滅良知而行為乖張,抑是畸形社會下的悲劇產物,而我們才是真正扼殺他們璀璨年華的兇手?Marco強暴棠真,湯英伸殺害雇主一家三口,何嘗不是對這個不公社會的奮力嘶吼?湯英伸事件是時代的悲劇,但21世紀的台灣職場,權力不對等現象仍頑強盤據在每個角落。

鈕承澤性醜聞事件

日前鈕承澤驚傳性侵女工作人員,其後爆出利用職權對女演員作出不合理要求。醜聞曝光後,他表示在司法之外,「有一場公審已經在進行,我已經被判處死刑,鈕承澤已經死了。」[1]後稱與受害人互有好感,朝男女朋友方向發展,只是彼此認知不同。辯護律師胡原龍亦表示當天發生的事「就是所有情侶都會做的、該做的都做了!」[2]企圖將性侵合理化為合意性行為,迫使受害者拿出LINE對話。LINE對話顯示受害者與鈕並不熟識,案發後鈕不斷向她道歉,絕非你情我願。[3]

此事件,不啻為2013年張作驥之翻版。[4]鈕與張皆具聲望,皆利用女方落單,皆發生在工作室,皆濫用導演職權性侵被害人,皆第一時間將性侵合理化為你情我願。導演施暴於工作人員,是權力的濫用,但在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是否有所謂共犯結構?

性暴力發生,檢討的往往是受害者。人們譴責受害女性,提出一連串質疑:為何獨自走夜路?是否穿著不端莊?是否言行不檢而讓對方誤會?是否本來是你情我願,但因不甘心而反誣對方性侵?是否價錢談不攏,憤而提告?上述提問,源自中國傳統社會長期對女性的不友善。康康那句「女生也有性慾」,[5]不僅模糊事件焦點,而且合理化加害者對女性的侵犯,認為加害者提出要求,受害者一定會接受,因為她跟我一樣有性慾。

康康說「女方公司老闆要走應該把她一起帶走,她自己留下可能會讓鈕承澤認為互有好感。」[6]此為先入為主的觀念,因為還有一種可能,即女方基於某種原因而無法脫身。從受害者下體多處撕裂傷的驗傷單來看,絕非合意性行為,說女方對鈕有好感,也難以看出。女主管說「給你們獨處」,鈕說「我很尊重女性」,[7]在這種充滿權力氛圍的環境,女方是否有可能礙於某因素而留下?

「#Me Too」運動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開,台灣演藝圈卻顯得異常平靜。藍潔瑛性侵疑雲、張紫妍性朝貢事件,說明演藝界一直存在權力不對等的性別暴力,而多數人卻選擇噤聲。當你受害而選擇不語,或知道而選擇漠視,都將成為性別暴力的共犯結構之一。

私校權力不對等現象

權力不對等現象也存在於教育界,尤其是私校。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為博士也未必天下知的高知識份子,懷抱理想,踏進校園,未料面對的是充滿權力鬥爭與階級分明的社會。奮力從事學術研究,卻永遠被拒在升等門外;教學之餘無酬兼任行政工作,卻被視為理所當然;做好教學、研究、服務與輔導,尚得南征北討,奉行「自己的學生自己招」之圭臬。最後,體悟在看似聖潔的學術殿堂,關係、背景與權位凌駕一切。

在少子化浪潮下,私校教師的處境日趨嚴峻。私校亂象不勝枚舉,面對不合理的條文與事件,教師們幾乎全盤接受,處處充斥阿Q精神。這種精神勝利法,展現高知識份子自尊、自負與自輕的矛盾心態。中國社會對士人的敬仰,使他們自尊;在經濟萎靡的台灣社會,由於薪資較優渥,使他們自負;但面對不合理的環境,只敢暗地咒罵,怯弱地將其視為一種常態或文化,毫無勇氣衝破僵化扭曲的體系,凸顯其自輕心理。倘若有人勇於衝撞,總得磕磕碰碰,烙下個異類印記。自尊、自負又自輕的高知識份子,不正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堅持穿著一件既髒且破的長衫,但卻無力換掉它,因為只要有碗溫酒喝就行了。

沉寂多時的柯奐如,終於站出來。她對勇於揭穿惡行的女工作人員這樣說「謝謝妳的勇敢,讓11年後的我,有機會再次好好凝視傷口,唯有好好凝視,才有機會找到出口。選擇逃避,並不會心安,選擇沉默,心裡的傷痛,無法自行消失。……如果我繼續保持沉默,那跟當年所面對的環境,跟那些沉默的人,有什麼不同?如果我繼續保持沉默,多年後回頭再想起自己今天的選擇,定會感到後悔。」[8]高知識份子,沉默只會讓濫用權力者更肆無忌憚,忍讓只會讓自身權益被無情吞噬,而你,將成為摧殘教育理念的共犯之一。慎之,慎之。

附註:

[1] 〈鈕承澤遭控性侵 警局說明後現身〉,見《TVBS NEWS》,2018-12-07。(連結)

2 〈鈕承澤性侵風暴持續擴大! 爆女方生理期還硬上〉,見《EBC東森新聞》,2018-12-10。(連結)

3 〈LINE對話打臉 絕非你情我願〉,見《中時電子報》,2018-12-08。(連結)

4 〈導演性侵先例!張作驥強上女編劇 判賠200萬元、坐牢3年10月〉,見《ETtoday星光雲》,2018-12-05。(連結)

5 〈康康談性侵「女生也有性慾」〉,見《中時電子報》,2018-12-09。(連結)

6 同上註。

7 〈被害人主管與豆導熟識!出面喬和解金〉,見《三立新聞網》,2018-12-10。(連結)

8 《靠北影視》粉絲專頁,2018-12-26。

作者 / 雲鶴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性侵 權力 湯英伸 社會 職場 鈕承澤
2019-01-06 雲鶴

Post navigation

四大老與本土政權 → ← 和中國統一?問問新疆集中營的維吾爾人吧

Related Posts

當《BBC》記者去跟監英國內閣官員時…

想像一下,倘若新聞報導英國第三大黨的黨魁,一位將「正義」與「監督」刻在自己政治旗幟上的國會議員,被揭露長期主導一個秘密團隊,如暗影般系統性地跟蹤、偷拍執政黨或友黨的政治人物。其核心執行者竟是一位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那個被視為英國公信力靈魂的國家媒體記者。這位記者為了任務,甚至像間諜小說的情節般,租下了大臣私人住所的停車位,以便長驅直入,進行監控。 消息曝光的那一刻,不會是幾則新聞跑馬燈,而將是席捲全國、動搖國本的政治海嘯。 首先,風暴中心將是BBC本身,那位涉案記者會被立即停職,BBC總裁將被迫踏上一場屈辱的「謝罪之旅」,在國會與全國觀眾面前,進行最沉痛的公開道歉,力挽BBC百年來用無數真相建立起來、此刻卻已在崩塌邊緣的公信力。 《衛報》的社論會如匕首般鋒利,《泰晤士報》的頭版會進行一場不留情面的「政治驗屍」。無論媒體立場左右,都會譜出同一個調子,「對民主的攻擊」、「政治醜聞玷污國家媒體」,直指那位黨魁。 在西敏宮的神聖殿堂內,將凝聚成一股跨越黨派的集體憤怒。首相會以最嚴厲的措辭,譴責這種「腐蝕民主制度核心的劇毒」。而最大反對黨的領袖,非但不會幸災樂禍,反而會站在同一陣線,捍衛整個政治體制的尊嚴。因為所有人都明白,今天狗仔的鏡頭對準的是內閣大臣,明天就可能對準任何一位議員。國會下議院將立刻召開緊急辯論,傳喚那位黨魁到國會接受全國直播式的質詢與檢驗。 這起事件不會只停留在「政治道德」的口水戰,而是會立刻升級為「國家安全」級別的刑事案件。倫敦警察廳與軍情五處將聯手展開調查,罪名清單將包括,共謀、騷擾、侵犯隱私,甚至可能觸及《官方保密法》,並徹查資金來源是否涉及不法。至於那位黨魁,他的政治訃聞將在醜聞曝光的24小時內寫就,黨內排山倒海的壓力將逼迫他立刻辭去黨魁與國會議員的職務。 現在,讓我們將這場思想實驗的舞台拉回台灣。當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被爆出主導狗仔集團,長期跟監偷拍政敵,甚至動用偽裝成「中央社」記者的雙面人,潛入官員住宅停車場時,我們沒有看到那場預期中的政治海嘯,也沒有看到排山倒海、跨越藍綠白光譜的媒體撻伐,更沒有看到在野黨政治人物同聲譴責這種破壞民主遊戲規則的行徑。 我們依舊看到黃國昌安坐於立委與黨主席的寶座,每天打開直播的鎂光燈,繼續扮演著那個不染塵埃的正義化身,辱罵被他跟監的人不斷「秀下線」、「送頭」,絲毫沒有半點反省之心。 黃國昌的跟監醜聞,就像一劑投入台灣民主水井裡的劇毒。然而,最令人驚駭的不是投毒的行為本身,而是井邊眾人的沉默。當一個社會對於此等踐踏文明底線的惡行,竟能容忍當事人繼續高談闊論、嘲諷受害者時,這意味著我們對毒素的耐受性,已經高到了危險的程度。整個台灣社會失靈的免疫系統,在在突顯台灣民主的蒼白與脆弱。   作者:秦靖

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世說: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你我大概只要用點想像力,就可以了解其中的尷尬情境。 但是如果當事人,不是啞吧,居然也吃了黃蓮,他說的出口,又會是怎麼樣情況?會不會哀哀呀呀,我的命好苦啊 !—— 郝龍彬爺一定可以給我們他的親身經驗。 郝爺受到「境外勢力」舖天蓋地、無所逃於天地間、冷酷、造假、毫無人性的攻擊:例如說,他親吻某名女的假影片公然在網路流竄。郝爺的情況有如承受 ,「殺千刀」的酷刑。對方手段太可怕了!他只敢說「凶犯」來自「境外勢力」,是有國家級的實力,大外宣的格局。 據趙少康董事長稱:介入「境外攻擊」有八頻道、1 51部影片,182萬瀏覽次數。郝龍彬吞吞吐吐,不願明說,趙董事長明快的替他說了:「凶犯」就是對岸國台辦縱容的嘍囉們。當然是官方的,因為宣傳所費不貲,要億元以上。顯然,攻擊郝龍彬的鄭麗文境外的戰友們,不但錢多,而且出拳凶狠,直接,不離要害。 所以郝爺「與人為善」的溫吞像,吃了黃蓮,硬把苦蓮吞下肚,看來是怕「紅色皇朝」回擊的威力。他的真正的對手鄭麗文看在眼裏,暗笑在肚裏,表面上四平八穩的說:她支持和平、公開、不耍手段的競爭:黨內以不破壞團結,為首要。 因此,鄭麗文不會譴責「境外勢力」非份的邪惡介入。境外終究是境外,無關黨內。何況要譴責的「境外勢力」更是她無所取代的盟友。他們的支持更是她成敗的關鍵。 看來,世間最難堪的事莫如郝龍彬爺,吃了黃蓮有苦卻不敢說出,如能就此了事,也就罷了!如果被形勢所逼,不得不說黃蓮不苦,傳聞失真,可以打破牙齒和血吞,多多益善!—— 那真是匪夷所思的人間悲劇吧! 趙董事長可不要令你的盟友淪落成不怎麼稱職的「悲劇演員」,逼得天下人要為其其一掬同情之淚! 作者: 徐吁

館長呼應斬首 認敵為友且正中中共下懷

過去大力抗中,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一起反紅媒的網紅館長,不久前高調赴中,高喊中國好進步;明知中國是敵國,為了人民幣,仍舊大力跪舔,見風轉舵讓人傻眼。近日為了搏版面,竟在直播中高喊斬首總統賴清德。為了錢,甘願認敵為友,這種荒謬至極的行為不僅違法,甚至有可能上了中共的當。   館長5日在他的直播中呼應中國解放軍:「把賴清德狗頭斬下來」,並喊話中國「兄弟我等你,真的我日也思夜也思啊」,引發輿論譁然。而警政署6日表示,館長言論已超過言論自由範圍,已由刑事局主動蒐集煽動暴力言論事證,報請新北地檢署指揮偵辦。   去獨裁中國跪舔吹捧的館長,絲毫不敢對中共提出一點批評,然而回到民主自由的台灣,竟附和中國的斬首演練,稱要對總統不利,這很明顯就是公然附和敵人,甚至在許多沒有法律常識的藍白支持者心中,也有可能帶起一股反政府、違法法律的浪潮,不可不慎;除了司法單位應該介入,執政黨也應嚴肅對大眾說明,將中共的侵台惡意與認知戰揭發,並告知大眾附和敵人的侵略行動是不對的。   如台劇《零日攻擊》所演,中共侵略台灣,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在地協力者。中共運用金錢收買、威逼等方式,讓黑道、政客和網紅等等作為內應,讓他們協助宣傳,甚至可能實際武力支援,都是需要小心防範的。作為曾經抗中的網紅,館長為了賺錢,不惜成為中共的傳聲筒,實在可悲。   館長煽動暴力,現在要被法辦,便出來哭喊被迫害,讓館長的粉絲降低司法信任度,這些都是中共資訊戰的一環。呼籲不論藍綠白,面對親中藝人或政客的種種操作,都應該保持警覺,切勿像館長這樣認敵為友。 作者:向陽之花

賴清德的「川普學」:外交不是辯論,是藝術   

  賴清德總統日前受訪,談到美國前總統川普若能讓中國放棄對台動武,「那他一定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這句話甫一出口,立刻被媒體大書特書,有人說這是外交辭令,也有人笑說是「廢話」。但如果你仔細想,這句「廢話」背後其實蘊藏著精準的政治判斷與極高的外交智慧。 的確,不只是川普,任何能讓中國放棄武力犯台的人,毫無疑問都值得拿諾貝爾和平獎。這句話表面看似輕飄,實則避開了所有可能惹怒對方的敏感點,同時又送上了對川普最受用的禮物:誇讚。賴清德顯然已經抓到與川普打交道的關鍵,那就是:讓他爽,他就會幫你衝,當你是朋友。 外交從來不是比學問的場合,而是人性的舞台。太多政治人物喜歡「講有意義的話」,但對方不一定領情。尤其像川普這樣的角色,他不是複雜的人,不吃邏輯,只吃情緒。這種人不需要你說真理,只需要你說「你最棒」。賴清德這一句「川普若成功可得和平獎」,說穿了就是在幫川普貼金。對川普來說,這句話聽起來比任何政策承諾都更甜。 更難得的是,賴清德說這話時沒有矯情。他沒有表現出過度的諷刺,也沒有過分卑躬屈膝,而是用一種半真半玩笑的語氣,巧妙地傳達出「台灣期待和平」的立場。這種分寸拿捏得宜,既能讓白宮安心,也能讓川普高興,還能讓國內聽眾感受到幽默。這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精算後的「軟實力」。 有人會批評這樣太「現實」、太「勢利」,但外交本來就不是道德競賽。講面子、講原則的時候太多了,講效果的時候反而太少。真正聰明的領導人,不是堅持說「有意義的話」,而是懂得在不同對象面前說「有作用的話」。賴清德這一次顯然選擇了後者。 所以,與其笑這句話是「廢話」,不如說這是「高明的廢話」。在充滿火藥味的台海局勢中,若能用一句幽默的話,讓對岸與美國都讀出各自想要的訊號,那就是一場成功的外交表演。畢竟,世界上很多危機,往往不是靠強硬的言辭,而是靠一句聰明的「客套話」被化解的。 賴清德這一課,也許應該列入未來外交官培訓教材。有時候,讓對方高興,比讓自己有理,更能換來和平。 作者:林政武

Recent Posts

當《BBC》記者去跟監英國內閣官員時…

當《BBC》記者去跟監英國內閣官員時…

想像一下,倘若新聞報導英國第三大黨的黨魁,一位將「正義」與「監督」刻在自己政治旗幟上的國會議員,被揭露長期主導一個秘密團隊,如暗影般系統性地跟蹤、偷拍執政黨或友黨的政治人物。其核心執行者竟是一位來自英國廣播公司(BBC),那個被視為英國公信力靈魂的國家媒體記者。這位記者為了任務,甚至像間諜小說的情節般,租下了大臣私人住所的停車位,以便長驅直入,進行監控。 [...]

More Info
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世說:啞吧吃黃蓮,有苦說不出!你我大概只要用點想像力,就可以了解其中的尷尬情境。 但是如果當事人,不是啞吧,居然也吃了黃蓮,他說的出口,又會是怎麼樣情況?會不會哀哀呀呀,我的命好苦啊 !—— 郝龍彬爺一定可以給我們他的親身經驗。 郝爺受到「境外勢力」舖天蓋地、無所逃於天地間、冷酷、造假、毫無人性的攻擊:例如說,他親吻某名女的假影片公然在網路流竄。郝爺的情況有如承受 [...]

More Info
館長呼應斬首 認敵為友且正中中共下懷

館長呼應斬首 認敵為友且正中中共下懷

過去大力抗中,與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一起反紅媒的網紅館長,不久前高調赴中,高喊中國好進步;明知中國是敵國,為了人民幣,仍舊大力跪舔,見風轉舵讓人傻眼。近日為了搏版面,竟在直播中高喊斬首總統賴清德。為了錢,甘願認敵為友,這種荒謬至極的行為不僅違法,甚至有可能上了中共的當。   [...]

More Info
賴清德的「川普學」:外交不是辯論,是藝術   

賴清德的「川普學」:外交不是辯論,是藝術   

  賴清德總統日前受訪,談到美國前總統川普若能讓中國放棄對台動武,「那他一定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這句話甫一出口,立刻被媒體大書特書,有人說這是外交辭令,也有人笑說是「廢話」。但如果你仔細想,這句「廢話」背後其實蘊藏著精準的政治判斷與極高的外交智慧。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