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臨床試驗近20年,取樣代表性仍有待改善

  • 時事
  • 民意

大部分臨床試驗的參與者,仍是美國與西歐的白人。研發給白人吃的藥,不能也給黑人吃嗎?

「臨床試驗」是從藥物研發到新藥上市之間,漫長的人體實驗階段。對台灣而言,臨床試驗不再是陌生的名詞,漸漸也有愈來愈多台灣人參加。

藥物必須通過人體試驗才能上市。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藥物必須通過人體試驗才能上市。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有句知名的廣告台詞:「先講求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用來描述臨床試驗只正確一半,因為要通過臨床試驗,不但不能傷身體,還要確實有效果,才能上市成為藥物(試驗時沒效的產品,無法通過測試!)。然而,儘管每一款合格藥物都經歷過嚴謹的程序,確定試驗時有效,實際大規模使用以後,有時候藥效卻不如預期,甚至還會導致未知的副作用。

潛藏的問題是,臨床試驗是否有足夠的代表性?現行的臨床試驗,有多少人參與,不足的代表性又該如何改善?這是兩位製藥專家,發表在科學媒體 Nature 文章《When will clinical trials finally reflect diversity?》(連結)的重點。

這篇文章回顧從 1997 到 2014 年,世界各地臨床試驗的狀況。符合FDA 規範下的臨床試驗,近 20 年來參與的國家數目,由 32 成長為將近兩倍的 57,乍看之下多樣性提升不少。然而,再細看參與者的人群組成,1997 年的「白人」占 92%,2014 年卻只下降一絲絲到 86%,顯而易見,臨床試驗仍然以白人為絕大宗。

1997年與2014年臨床試驗的人種分布。 圖片來源:Namture
1997年與2014年臨床試驗的人種分布。 圖片來源:Nature

遺憾的是,儘管如今人類遺傳學分析已經相當發達,足以直接釐清每個人基因組之間,小到單一 DNA 位置的細微差異,這篇文章仍然採用十分粗糙,往往意義不明的「白人」、「黑人」、「亞洲」、「其他」分類。不過我們無法責怪作者,因為多數臨床試驗的記錄,只能提供這麼多訊息。本文只好依照作者的歸類法。

由一項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臨床試驗的取樣對象多麼狹隘。1997、2004、2009、2012、2014 這五年,通過了 81 款治療中樞神經系統、心臟、癌症的藥物,共有 15 萬受測者參與,其中高達 85% 以上是白人。然而 2015 年時,全世界有 75% 的人口住在亞洲或非洲。

你想的沒錯,大部分臨床試驗的參與者,仍是美國與西歐的白人。

研發給白人吃的藥,不能也給黑人吃嗎?話不是這樣講,比較科學的說法是,病患間各種差異(年齡、性別、病史等等),都會導致藥效有所不同,而遺傳差異也是一大影響因素;比方說某案例中,對美國白人通常有效的藥,用於日本人時,卻會因日本常見的遺傳變異失效。

另一個南非的案例中《讓基因檢測更正確──從非洲探索失落的遺傳多樣性》 (連結),研究其他族群找到,與肥厚性心肌症有關的 DNA
變異,被證實其實與該疾病無關,而造成誤診。

臨床試驗的代表性不足,確實會造成負面傷害,需要解決。不過臨床試驗如今的程序已經曠日費時,耗費大筆成本,也時常反映在高昂的藥價上(藥價那麼貴,不見得是藥廠貪心,某部分可以看成研發風險費),若是希望擴大病患的代表性,而讓更多受測者參與,很可能又會延長時程,增加研發成本與藥價。(《諾華改造T 細胞治療癌症,一次47.5 萬美金會太貴嗎?》連結 )

增進臨床試驗參與者的多樣性,是值得重視,需要很多智慧處理的醫療問題。以現狀看來,台灣光是參加更多,就能直接增進全世界臨床試驗的多樣性,不論出於造福自己或全人類的立場,都值得投入更多。

作者 / 寒波

分享此文:

  • Facebook
  • Twitter
  • 電子郵件
  • 更多
  • Tumblr
  • Pocket
  • Google
  • Pinterest
  • LinkedIn

相關

多樣性 社會 臨床試驗
2018-06-17 寒波

Post navigation

回應社工四問 → ← 智慧型手機是人際溝通殺手

Related Posts

舊瓶裝舊酒的公車政見

台北市長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日前提出公車相關政見,其中將推動「 […]

演習視同作戰不可兒戲:放任軍武名嘴胡說八道恐有誤國之虞

如題目之重要性,筆者必須向讀者們呼籲:「演習視同作戰」,一般 […]

避戰就能換取和平嗎—談避險的風險

企業家曹興誠要捐出30億投資於台灣的國防建設,台北市長柯文哲 […]

建立公職人員選舉,學位論文公開審閱機制

近來因林智堅台大碩士論文抄襲風波,引來各界對於藍綠白各路政治 […]

Recent Posts

舊瓶裝舊酒的公車政見

舊瓶裝舊酒的公車政見

台北市長國民黨參選人蔣萬安日前提出公車相關政見,其中將推動「 […]

More Info
演習視同作戰不可兒戲:放任軍武名嘴胡說八道恐有誤國之虞

演習視同作戰不可兒戲:放任軍武名嘴胡說八道恐有誤國之虞

如題目之重要性,筆者必須向讀者們呼籲:「演習視同作戰」,一般 […]

More Info
避戰就能換取和平嗎—談避險的風險

避戰就能換取和平嗎—談避險的風險

企業家曹興誠要捐出30億投資於台灣的國防建設,台北市長柯文哲 […]

More Info
建立公職人員選舉,學位論文公開審閱機制

建立公職人員選舉,學位論文公開審閱機制

近來因林智堅台大碩士論文抄襲風波,引來各界對於藍綠白各路政治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loading 取消
文章沒有送出-請確認你的Email位置
Email確認失敗,請稍後再試.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