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稅災改革-母親們對小英總統的吶喊!

  • 時事
  • 民意

財政部自己的官方資料,年年用以說明「超徵」的款項卻轉而變成「短估」的數據,若以一個公司的財會部門來說,確實是連基本稽核都無法通過,因為背後代表的意義是 — 公司每個單位所編列的年度預算有共同作弊的嫌疑,且相互私下勾串,更嚴重的是,事過境遷多年,還可以竄改年度報表。

5月13日母親節,豔陽高照氣溫高達28度,正午的國父紀念館依舊有著許多民眾,噴泉池周邊的廣場區域一向都是親子同遊的好去處,而今天母親節,更有許多三代同堂的群影出現,全家攜幼扶老推著嬰兒車,愜意漫步在國館諾大廣場裡,甜蜜滿溢的天倫景象真是羨煞許多單身旅人!

「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論壇。 圖片來源:法稅改革聯盟
「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論壇。 圖片來源:法稅改革聯盟

筆者應邀參與了一場《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系列論壇,由法稅改革聯盟所主辦。在一年一度的母親佳節裡會應允蒞臨這樣一場堅硬生澀的討論主題,實在是因為太好奇了!

論壇主講是位年輕的會計師杜小姐,探討主題是政府四年來持續超徵逾5千多億元,財政部對外宣稱將超徵用於減少債務舉借,但幾年來的數據顯示,國債不斷攀升,從3兆6千億元跳到5兆4千億元,數字會說話,財政部明顯是在打臉自己,那究竟這些錢都到哪兒去了?

筆者當下也在思考,究竟這麼龐大的一筆錢是被財政部用到哪兒去了呢?這個議題確實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因為就財政部自己的官方資料,年年用以說明「超徵」的款項卻轉而變成「短估」的數據,若以一個公司的財會部門來說,確實是連基本稽核都無法通過,因為背後代表的意義是 — 公司每個單位所編列的年度預算有共同作弊的嫌疑,且相互私下勾串,更嚴重的是,事過境遷多年,還可以竄改年度報表。

為了探究財政部的邏輯思維,筆者陷入當機狀態,眼前開始冒出13位數(5千億)不停旋轉的金星,只能將此議題先行停擺。杜會計師在其分享中抽絲剝繭的層層列出許多現況讓在場民眾思考,筆者倒是對教師群出走所帶來的國安影響,以及台灣稅制環境對外國投資人不具吸引力兩點深有感;也憶起有Youtube網紅國二生黃小朋友所憂心大學教授人才出走的議題:當我看到台灣稅制的不完善,也看到台灣有這麼多企業淪為稅災戶,受到財政部與國稅局的欺負,也讓我深深害怕,台灣的公司企業若長期被國稅局不當查稅,而出走或結束營業,自己以後也可能受到迫害。也擔心自己以後可能找不到工作,還有可能要離開家人到國外當台勞,我非常不希望我的未來是這樣的不堪。透過這些活生生的案例,也讓我上了一課,而我也開始關心我們的社會,也開始為我們的未來站出來發聲,我希望政府可以聽到我們的心聲,落實法稅改革,讓企業不出走、人才不外流、外資敢投資台灣,給我們年輕人一個美好的未來。

杜會計師在發表中提到的結論與兩條刑法,讓筆者頓時精神百倍:超徵要歸還人民,不能違法放入口袋,超出法定預算稅款的金額,財政部過去都說是「超徵」;若是違法超徵,國稅局相關人員,涉犯刑法129條濫權徵收罪。近期,超徵若被國庫署改口為「短估」,則是指主計總處,過去擬定編列預算有問題?而涉及到行使不實登載罪;若實際上主計總處沒有短估的事實,則國庫署恐有涉及變造事實、變造證據。凡此種種,則過去14年的主計長、財政部官員,甚至立委,恐怕都得因此上法院說清楚。此外,超徵獲得稅務獎勵金?根本沒有法源依據,恐另涉犯刑法131條公務員圖利自己或他人罪。因此,超徵還民於法有據,超徵還民理所當然,超徵還民天經地義。

論壇才剛開始,就讓筆者如獲至寶且長了知識與見聞。隨後的六對親子檔分享,只能說,全場氣氛高漲,每一位小朋友都力行實踐,身披黃色背心走入人群當起稅改宣導小尖兵,不論是發傳單與民眾互動,踩上肥皂箱發表稅改建言,或是參與去年度的凱道反財稅黑手運動,每一位都是歡喜自願,也都清楚明白自己在做什麼,誠如今日的主題「改革的主場,自己挺」,小朋友雖然年紀尚輕,但他們每一位都認真關心稅制問題以及深入理解稅災戶個案,經由一次次的親身參與感受,更讓每位小朋友知道,只有真正的稅改,未來的台灣才能有他們的夢想!

六位發言的小朋友,最小四年級,最大六年級,每一位談起稅改建言,都有如國二稅改志工姐姐黃姿云一樣,鏗鏘有力句句有感,因為他們都跟著父母走遍大街小巷,拜訪全台村里長,用孩童的心聲來表達他們對稅改的認真與堅持。

場中一對來自新竹的母子檔,高唱起《魯冰花》,那一聲聲的吶喊,將每位母親們的心聲表露無遺,「天上的星星不說話,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媽媽的心呀魯冰花;家鄉的茶園開滿花,媽媽的心肝在天涯,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每位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家鄉成長與扎根,然而,若現實環境無法允諾人民一個好的未來,尤其是跟人民生存權、自由權、財產權、居住權息息相關的稅制,現在的孩子們勢必得往外地發展,而每位母親們更清楚明白,現在決定未來,只有自己先站出來力挺法稅改革,讓台灣轉型成功,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有美好未來。

今天的論壇,在母親節這天舉辦,讓人印象深刻,更是一場公民運動教育的良好示範,尤其是場上以身做則帶著孩子們走入真實世界的父母親們,筆者的最後分享,僅在此以現場一位母親對小英總統的呼喊做結語:小英總統,您要落實轉型正義,超徵還民定是當務之急呀!如果台灣的稅制能完善、經濟能提昇、就業機會多,孩子們不論是在國內亦或國外學業有成,一定都很願意留在台灣為國效力。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留在台灣接受好的教育,並留在台灣為自己的國家盡一份心力,一家人不需要分隔兩地之遙。

作者 / 董湘君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社會 稅災 超徵
2018-05-15 董湘君

Post navigation

反軍改,孫安佐化? → ← [轉] 柯文哲是「歐威爾式胡搞」大師

Related Posts

從台大發雞排放鳥事件,看匿名網路言論的可信度   

台大近期因一則「發雞排卻放鳥」的匿名貼文引發爭議。貼文指控學生自治團體臨時失約,導致排隊學生白白苦等,迅速在社群平台上被大量轉發。許多網友未經查證便加入批評,形塑出「學生會辦事不力」的輿論。然而,後續的資訊與證據顯示,貼文內容多有偏差,所謂「放鳥」並非事實。事件之所以迅速發酵,關鍵正是在於「匿名」兩字所帶來的放大效應。 匿名言論之所以具有影響力,原因在於它以「疑似親身經歷」的語氣呈現,又不必承擔後果,使情緒化敘事比事實更先抵達大眾眼前。然而,匿名從來不等於客觀,更不意味著沒有立場。匿名貼文的背後可能是當事者、旁觀者、誇大者,甚至是別有用心的帶風向者。當我們不知道發文者是誰、動機為何時,以它作為判斷事件的基礎,本身就是一場資訊風險。 這起雞排風波的擴散,正是網路社群結構的典型產物。情緒強烈的內容更容易被演算法推送,而理性澄清往往傳播有限;戲劇化的指控更容易吸引注意,而複雜的事實卻難以在短時間內被理解。於是,未經驗證的「說法」,便在極短時間內被當作「事實」散布,引導網路公審,造成名譽傷害與群體污名。當事人與單位往往還來不及說明,便已背負莫須有的指責。 匿名言論本身並非問題。匿名舉報、匿名求助,在許多情況下是弱勢者能夠發聲的重要管道。然而,問題在於使用者是否具備足夠的辨識能力。面對匿名資訊,我們應保持最起碼的判斷標準:不以單一來源下結論、不在查證之前情緒化反應、尋求多方資訊、並避免因一時衝動而成為不實訊息的放大器。越是戲劇性的指控,越需要時間與冷靜;越是匿名的聲音,越需要保留懷疑的空間。 台大雞排放鳥事件只是眾多匿名謠言、匿名誇大、匿名帶風向的縮影。在這個人人都能匿名發聲的時代,真正值得捍衛的,不只是言論自由,而是辨別真假的能力與追求真相的態度。只有如此,社群輿論才能在喧囂之中維持基本的公正,而不至於被一則匿名貼文輕易煽動。 作者:林政武

鄭麗文當選對台派不盡然是壞事

被視為由深綠轉戰鬥藍再轉紅統的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被視為激進左膠/左派社會主義信徒的穆斯林 ZORAN MAMDANI 曼達尼,代表《民主黨》當選紐約市長。緊接著,被視為女版曼達尼、沒啥工作經驗、還跟父母同住的43歲社會主義女性 KATIE WILSON 威爾森,也剛當選了《微軟》、《亞馬遜》、《波音》、《星巴克》、《UPS》等國際企業創始地所在、美國西北岸資本主義重鎮的西雅圖之新任市長! 雖然他們的當選,讓站在政治光譜對立面的《民進黨》、《共和黨》政治人物及選民,都有很大程度驚訝、憤怒、不解、甚至感到荒謬、絕望、恐懼的綜合情緒。在曼達尼後勢看好、普遍被認為可以打敗主要對手,由《民主黨》籍變成獨立參選人的前紐約市長:ANDREW CUOMO 安德魯.郭謨的選前幾個月。 由《共和黨》優勢掌控的佛羅里達、德州、田納西等幾個州,當地房地產商、銀行業者,就已收到超多來自紐約州富豪跟中產階級的詢問! 而曼達尼確認當選後,更讓被視為資本主義核心聖殿的大蘋果紐約市,至少出逃了上百億美元資金!美國跟歐洲多家媒體,也都以「ESCAPE FROM NEW YORK」(1981年的反烏托邦科幻電影片名)、「EXODUS」(《出埃及記》,也就是大出逃/大撤離) 等聳動字眼,來形容曼達尼當選市長對於紐約市的資本主義、金融股市、基督教&天主教主體思維等基石的重大撼動影響! 但筆者認為、雖然台美兩國資本主義社會、跟民主體制國家自由氛圍,(看似) 因此蒙受重大挫折打擊,但也因我們尚且還有民主體制,可監督、制衡、反制、反對、反抗這些外來勢力的入侵、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同路人的奪權! 鄭麗文、曼達尼、威爾森之流的當選;也可說讓許多至今尚未覺醒、對於社會主義有過度不現實迷幻崇拜想像的台美選民,將真正能夠親身體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鐵拳的侍候!有些選民,真的就是別人都叫不醒、勸不聽!一直要到真正親身多次、被篤信堅信崇拜的政治信仰給教訓打臉,他們才會幡然悔悟! 況且許多人,還不是一時半刻就徹底醒過來!而也是要階段性,逐漸花好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來個洗心革面的覺醒。這些選民,是站在政治對立面的我們台派跟《民進黨》陣營,難以去反洗腦改變撼動的,他們被紅藍白教主一個冷漠吐痰背棄的點醒、比我們拿一水槽的熱水去澆在他們頭上還有效!而往往被政治摯愛、給深深傷害後的覺醒,會讓當事者、更快速地站在原本信仰政黨體制的對立面! 許多現在的第X代超級柯黑、韓黑、反《國民黨》挺台獨的外省族群、海外中國反賊;他們當初往往就是死忠柯粉、挺韓國瑜的忠貞《國民黨》黨員、中共體制內的愛國小粉紅。因此以這些角度跟前例來看!鄭麗文、曼達尼、威爾森的當選,以及近日中共外交部跟駐外大使等,對日本等國元首及議會的蠻橫無理,都不算是無藥可救的絕望壞事,這些紅統&穆斯林左膠當選、中共不再掩飾的狂妄囂張!反而可讓《國民黨》內的反共正藍派、美國《民主黨》內的溫和派、日本《自民黨》內的溫和親中派,更早覺悟,徹底拋棄遠離任何想跟中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或極端穆斯林/ 巴勒斯坦等陣營,能有更進一步交流溝通合作之期待幻想! 作者:林維基

「文」「昌」會合要「稱帝稱君」?

      政壇若有星象學,那今年 11月 18 日這天,大概就是「文昌星過境、諸事皆可八卦」的日子。黃國昌與鄭麗文坐下來討論「聯合內閣」,乍看之下像兩人準備在政壇開啟新朝代,彷彿古代大臣密會要推舉帝王。然而,我國總統是一人一票選出有直接民意基礎,不是靠談判誕生,內閣也不是政黨茶會上就能「你一個、我一個」分配。於是這場見面,更像一部政治喜劇、也是一場行伍不全的軍演。       當下台灣的情勢可說是內外皆緊;外有對岸灰色作戰侵擾;美國則是想在商貿中占盡台灣便宜,加上美中對抗進入深化期,使台灣在地緣政治上更加敏感;內部則是藍白在國會裡彼此角力、互踩線,彷彿誰若不每天拌幾句嘴就不算發薪。社會對在野的期待原本是「請好好監督」,結果監督變直播,直播成表演,表演又變成政黨互動的唯一語言。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跨黨見面都會被放大,尤其是兩位風格迥異的政治人物;一位是曾以戰鬥姿態聞名的法政論辯者,一位是兼俱威柔的文化政治家,兩者坐在一起,究竟是理性對話或是各取所需的見面,尤其兩者在黨內面臨類似問題,一者阿北官司未解、隱約有太陽「潛龍」著。另者,則面臨群陽共舞,皆須藉外部勢力來團結個人權威。       然而,若說這次會面背後有什麼深不可測的政治企圖,那也未必。黃國昌過去以犀利批判累積名聲,到了民眾黨後又成為黨內最能製造新聞的人物,但聲量畢竟不是治理。此時與鄭麗文見面,對他而言,是一次踩進「國政場域」的小試身手。須塑造自己不只會拆東牆,也能造西牆;不只會揮刀,也能拿筆談政策。至於是否真的能拿起那支筆錯落何方,仍須視利益交涉程度,至少當日會面須作足場面與架子。        反觀鄭麗文,即使過去與白營互有攻防,但她仍願意出席這種會談,顯示出藍營中生代並非只在黨內接班,更能處理自朱主席以來藍白未竟之合;又或未該次見面抬高政治地位,最終目的仍是擁兵自重,畢竟該次雖當選主席確不能代表全體台灣人,甚至是淺藍選民。        至於媒體最愛炒作的「聯合內閣」,誠為一種不切實際的政治泡沫、毫無實體面可支持。觀察我國憲法經1990年代以來修憲以趨近本土化,總統職位不但是憲法賦予更是台灣民主文化獨特性的象徵。是故,不可能由一場會面來否決修憲成果與運行多年之體制,這場會面、這場宣示,更多是一種政治訊號,即藍白企圖建構新類型政治平台來架空現有執政團隊,還是那套「讓執政黨出包、挑戰者坐擁選票」的老式戰略邏輯。但試想,一旦該架空當權者平台逐漸淪為政治常態,兩人有幸成為總統後又逢難以一黨獨大局面;或是曾經盟友尋求更多資源,勝利者將如何分配?在野者是否又使歷史重複,一樣的亂局刻寫入青史,政治是否將為饒舌者服務?       若要說這場「文昌合」是否真會讓誰稱帝稱君,那大概只能說:台灣民主不是宮廷戲,那年頭早過去了。台灣的帝王由選票產生,不靠結盟、不靠密會。黃國昌想累積治理形象,鄭麗文展現政務能力,各自都沒有錯;但權力光環不是靠會面生成,而是靠國家制度規範與人民選票決定。總之,政黨交流與結盟固然在形式上值得肯定,然實際目的確是長期隱患,究竟誰會在這場「文會」中脫穎而出、尚在未定之天;唯一確定的是「武鬥」執政黨將進入新階段,但看隨後造化。 作者  /  風林火山

柯文哲與黃國昌的深層矛盾

柯文哲深陷圖利風暴後,黃國昌也捲入涉貪疑雲,台灣民眾黨「兩顆太陽」之爭,在2026選舉即將來臨之刻,也愈來愈檯面化。   從權力結構來看,民眾黨目前是「創黨教主」與「實權黨魁」的雙核心政黨,外界常以「兩個太陽」形容柯文哲和黃國昌的關係。   在多數白營支持者心中,創黨主席柯文哲始終是無可取代的精神領袖,也是民眾黨的品牌所在。而現任主席黃國昌則是掌握黨機器、國會戰線、輿論攻防,負責把民眾黨推上新聞標題、在立院與街頭開火。柯黃兩人之間,是一種既合作又互相依存的關係,同時也存在資源分配與政黨未來走向的深層矛盾。   柯、黃兩人是短期利益的合作,而非長遠理念的結合,雙方心知肚明。黃國昌過去太陽花學運和時代力量的背景,被視為親綠的改革派,他甚至公開批評過柯文哲的兩岸立場,直到2023 年,兩人才逐步靠攏結盟。   黃國昌加入民眾黨後,積極參與黨團運作、指揮國會戰線,並在柯文哲陷入司法風波、聲勢受挫之際,順勢接任黨主席、接管民眾黨,同時,他也把自己的政治命運和柯文哲捆綁在一起。   攤開民眾黨黨章,民眾黨只有一個黨主席,就是黃國昌。黨主席權力高度且集中。而從實務運作而言,民眾黨幾乎所有重大政治路線、選舉戰略與藍白關係的最終定奪,仍然無法繞開柯文哲。前後兩個當主席,一者權力來自黨職與程序,一者權威來自創黨道統與小草信仰。   黨內曾有「小事問黃國昌,大事要看柯 P」的說法,這反映出柯、黃兩人合作當中,仍存有戒心、緊張關係和未來的權力矛盾。   就黃國昌的角度而言,他身為黨主席,掌握中委會、黨務人事與2026選戰提名佈局,是名符其實的實權黨魁。然而,基層小草的情緒,仍高度依附在柯文哲身上。未來,一旦柯文哲的司法案件有明顯轉折、聲勢大起大落;民眾黨是否應該真正告別一人政黨,這一問題就不能再拖延。   民眾黨長期被視為「一人政黨」,但是一人政黨,卻有兩顆太陽。這象徵民眾黨已經從「獨尊柯文哲的個人政黨」,轉型成「柯文哲掌握品牌與道統、黃國昌掌握組織與機器」的雙核心格局。固然黨章上只有一個黨主席,但在黨員和小草支持者心中,「創黨教主」與「實權黨魁」這兩套權力結構,是可以理解且接受的。  柯文哲、黃國昌未來能否長期共存,走向分裂內戰,將決定民眾黨在 2026 之後,能否延續政治生命。 作者:江諺行

Recent Posts

從台大發雞排放鳥事件,看匿名網路言論的可信度   

從台大發雞排放鳥事件,看匿名網路言論的可信度   

台大近期因一則「發雞排卻放鳥」的匿名貼文引發爭議。貼文指控學生自治團體臨時失約,導致排隊學生白白苦等,迅速在社群平台上被大量轉發。許多網友未經查證便加入批評,形塑出「學生會辦事不力」的輿論。然而,後續的資訊與證據顯示,貼文內容多有偏差,所謂「放鳥」並非事實。事件之所以迅速發酵,關鍵正是在於「匿名」兩字所帶來的放大效應。 [...]

More Info
鄭麗文當選對台派不盡然是壞事

鄭麗文當選對台派不盡然是壞事

被視為由深綠轉戰鬥藍再轉紅統的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被視為激進左膠/左派社會主義信徒的穆斯林 ZORAN MAMDANI 曼達尼,代表《民主黨》當選紐約市長。緊接著,被視為女版曼達尼、沒啥工作經驗、還跟父母同住的43歲社會主義女性 KATIE WILSON [...]

More Info
「文」「昌」會合要「稱帝稱君」?

「文」「昌」會合要「稱帝稱君」?

      政壇若有星象學,那今年 11月 18 日這天,大概就是「文昌星過境、諸事皆可八卦」的日子。黃國昌與鄭麗文坐下來討論「聯合內閣」,乍看之下像兩人準備在政壇開啟新朝代,彷彿古代大臣密會要推舉帝王。然而,我國總統是一人一票選出有直接民意基礎,不是靠談判誕生,內閣也不是政黨茶會上就能「你一個、我一個」分配。於是這場見面,更像一部政治喜劇、也是一場行伍不全的軍演。     [...]

More Info
柯文哲與黃國昌的深層矛盾

柯文哲與黃國昌的深層矛盾

柯文哲深陷圖利風暴後,黃國昌也捲入涉貪疑雲,台灣民眾黨「兩顆太陽」之爭,在2026選舉即將來臨之刻,也愈來愈檯面化。   從權力結構來看,民眾黨目前是「創黨教主」與「實權黨魁」的雙核心政黨,外界常以「兩個太陽」形容柯文哲和黃國昌的關係。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