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真的是緊急重要事件,連絡就該用即時、明顯方式,別只用通訊軟體留言,直接多打幾通電話!員工也可從中觀察老闆、客戶、合作廠商,能不能分清楚什麼是緊急、重要?如分不清楚就再教育,再不行就考慮換工作吧。
最近台灣某人力銀行調查,大約百分之七十五的上班族,休假仍要工作,或待命回應老闆、客戶、合作廠商,造成不少上班族職業倦怠想離職。
雖筆者能理解企業單位,為確保業務執行順利,或給民眾即時方便服務,要求員工休假時待命工作。但筆者承辦二十四小時服務的社福專線時,休假時仍得拿公務手機,待命回應服務對象詢問,能體會休假工作的辛苦。
因為半夜有服務對象,打電話申請緊急服務,接下來就睡不好而長黑眼圈;有些服務對象即使申請事由,沒立即時效性可過幾天處理,仍在半夜傳訊息甚至打電話問,吵到家人睡覺。
連筆者用休假時間,製作圖文作品拚職涯夢想,如服務對象突然打電話來,就影響專注力、時間切得更零碎,較難專心製作完整圖文作品。
筆者可想像其他相同工作性質的上班族,休假一直被老闆、客戶干擾,沒辦法專心做愛做的事;半夜處理完工作後,隔天上班通勤時,累得想找位子坐下來睡,難怪這些年台灣生育率偏低,也爆發廢除大眾運輸博愛座爭議。
所以面對這種責任制工作,筆者建議:
一、沒必要就取消:如業務不需隨時待命,注意外在情勢、回應客戶詢問,就讓員工休假時專心休息,畢竟醫學研究顯示,過勞會影響判斷力。
而且員工休假時在家待命工作,大多用家中電腦寫工作報告,如資安設備有限、常逛奇怪的網站,駭客很容易入侵,到時營業秘密、個人資料外露就麻煩了。
二、改善業務執行方式:像是製作簡單清楚作業流程,說明常見問題、注意事項,給老闆、其他員工、客戶、合作廠商自行查找,就不用問休假員工。
或用職務代理人制度,讓員工安心輪流休息,兼顧家庭跟生活;如經費夠多,給休假需待命工作的員工加薪,較能吸引、留住人才,確保業務穩定執行。
如經費有限,可改用彈性上班時間,畢竟待命工作的關鍵績效,不是在辦公室「坐好坐滿」而已,而是該做的事「做好做滿」!
三、開發不需待命工作產業:像是日本動畫《烏龍派出所》作者秋本治,他跟工作室助手製作作品時,堅持準時上下班、不待命工作,卻連續四十年定期推出優質搞笑作品。
四、多想兩秒鐘:如想連絡休假的員工處理工作,先多想兩秒鐘,確認有時效性嗎?有緊急到不立刻處理,業務就沒辦法順利執行嗎?只有這位員工能搞定嗎?
如真的是緊急重要事件,連絡就該用即時、明顯方式,別只用通訊軟體留言,直接多打幾通電話!員工也可從中觀察老闆、客戶、合作廠商,能不能分清楚什麼是緊急、重要?如分不清楚就再教育,再不行就考慮換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