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競爭力,不應只是單單集中資源注入少數大學,以博取名聲佳績為榮,而忽略高教環境的資源分佈失衡,甚至是學術倫理價值的淪喪。
蔡英文總統出席教育部主辦「105年青年政策論壇全國會議」,與青年對話中回應提問者:18歲以前對下一代的教育更重要,未來夢想台灣學生18歲後,不用急忙考大學,先去體驗人生,可以工作或到NGO當志工,再進入大學學習。事實上,高教的資源分佈失衡乃台灣高教躊躇不前主因,總統一席話似乎是以人為本對「文憑主義」的反思,台灣大專院校對於院校整併處於臨界點上,高等教育改革究竟又要走向何方?後續值得觀察。
每當談到台灣高等教育競爭力議題時,馬政府時代的教育部長,時常倡議國際化方為高教改革的藥方,並且企圖將台灣打造為東亞的高教重鎮,擺脫台灣大學的零合競爭。然而,導入國際化的策略運用,必須設法促使台灣高教的普遍提升,而非幾所頂尖大學的特權與玩物。審視台灣高等教育的危機,屬於一種結構性的錯誤累積,從廣設高中大學的一路擴張及失衡,高等教育資源遭到稀釋與分散,資源不但集中在少數大學,但各個學科的資源亦分配不均,台灣的大專校院出現核心與邊陲的排擠效應,此種偏差累積的結構因素,國際化早已淪為前段班精英大學爭取學術資源的工具。
面臨全球高等教育的競爭,各國政府可避免地賦予各個大學在財務、人事、課程等方面的自主性與市場機制,讓市場需求主導高等教育的學費收支與課程教育,各大學也將採取企業化營利來另闢財源,爭取企業捐款、財務投資、開方周邊產品、積極爭取智慧財產權與產學合作,甚至人才挖角皆成為大學激烈競爭的戰場,因此也能窺視出高等教育在核心與邊陲之分,亦加深教育資源不平衡的因素。
高教國際化導致兩極化的差異
高等教育在第三世界國家發揮重大的作用,促使開發中國家積極興辦高等教育,台灣的高等教育發展史即為一例。環顧台灣的高等教育發展史,以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為轉捩點,爾後出台的「教改總諮議報告書」,導致台灣從1994年擁有130所大專院校,最多暴增為164所;而大學生則由當時約30萬人,增加為100萬人。然而,學校及學生數量的增加,意味著平均及邊際資源分配的減少,各個大專院校開始拉幫結派,高等教育成為市場化優劣勝敗的兩端,前段班的大學屆時可運用國際化力爭上游,後段班的大學將面臨倒閉及斷炊的夢魘。
教育,必須是社會最深層的改革,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象徵台灣在戰後歷經人力需求多元化的方方面面,公、私立大學發展數量相當蓬勃,技職教育的品質與名聲在全球亦可謂具有競爭力。現今台灣高教已被市場化衝得暈頭轉向,爾後又來個國際化的衝擊洗禮,偏偏主管機關的政策偏好俱樂部型態的拔尖導向,市場化及國際化將成為未來台灣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
台大在國內各方面評比可謂執牛耳,世界百大排名上上下下的評鑑而新聞花絮不斷,但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競爭力,不應只是單單集中資源注入少數大學,以博取名聲佳績為榮,而忽略高教環境的資源分佈失衡,甚至是學術倫理價值的淪喪。
作者 / 林士清(智庫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