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假怎麼放不應僅靠數據和理論,而是要看天時地利及人和,因事制宜、因地制宜,畢竟很多狀況是可以直接用常理推斷出來,而無需用到神的智慧。
2016年9月,強颱莫蘭蒂襲台,台南市長賴清德,於13日晚間史無前例宣佈「14日上午上班上課,下午停班停課」。頓時輿論罵聲連連!民眾普遍反應,最好颱風真的中午過後才來,怎麼會有這樣放假的?
14日上午,台南果真無風無雨,然而中午過後,瞬間狂風暴雨。「真不愧為賴神,果然預測神準,一如往常絕不隨意放假!」你以為民眾的回應是這樣嗎?你錯了!這次民眾非但並未如之前一樣讚揚賴神,反而是一面倒地批評他。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民眾開始不支持他了嗎?還是說他的預測是錯誤的呢?
其實根本原因在於颱風假怎麼放是很重要的!
一、事逢四天中秋連假:
如果今天颱風是在平常日到來,我相信這次反彈的聲浪不會這麼誇張。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是平常日,颱風假可以說是多出來的休息時間,且如果有上班還可以領雙倍的薪水,多少可以撫平無法放假的心情,不無小補。
但就是這麼剛好,颱風在中秋連假到來,而且還是連假的前一天,全台民眾都在等著政府宣佈放假的消息,因為可以提早返鄉過節。以高雄市為例,花媽一宣佈停班停課,高鐵、台鐵瞬間湧入人潮,買個票都要排二個小時,可是大家卻無怨言,因為隔天不用上班,而且不用擔心颱風來而回不去(等於有五天連假)。
然而,在台南工作、居住的居民就不一樣了,因為隔天上午還是要正常上班上課,所以無法提前返鄉。再者,就算上午無風無雨,但因為下午風雨就來了,而中午12點過後台鐵、高鐵...相關大眾運輸全面停駛,導致中午下班的不僅回不了家,連家鄉也回不去了(連假瞬間剩下不到三天)。
你想,原本四天的中秋連假,宣佈全天放假的,可以順利返鄉,並賺到五天連假;上午上班,下午放半天假的,卻回不去了,而連假也硬生生的剩下不到三天。這樣的心情落差,不會引起民怨才奇怪。
二、颱風假的目的在於預防及減少災害:
從新聞氣象報導可知,莫蘭蒂的強度不可小覷,而且還是從台南灣部掃過,沒有中央山脈的阻擋,通常都會造成重大的損害。根據災後統計,台南市因莫蘭蒂受傷人數高達24名,為全台之冠,而且大多發生在14日下午時間。為何會如此慘重,最主要的因素在於上午正常上班上課!
可能有人會說,不是中午就放假了嗎?沒錯!中午放假,但一放假有可能馬上就回到家嗎?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中午12點公共運輸就停駛了,中午12點半就開始狂風暴雨,開車、騎機車的人全部塞在路上,回家的路變得更遙遠了。也因為這樣很多的人就是在通勤回家的路上受傷的。
由此看來,颱風假這樣放,有達到放颱風假的原始目的嗎?
三、上班上課半天的實質效益多大?
從理論上來看,資方可以減少半天營業損失,而勞方則少放半天假。但實際上,資方真的有達到如此高的效益嗎?我想絕對不可能,因為員工的心情和工作效率沒有那麼高,再加上大部份的人都在做防災準備,實際上的效益可能不到兩成,而且可能還會冒比原本還要大的風險。
對學生來說,理論上可以多上半天的課,不致影響學生學習進度。但而從實際教育現場的角度來看,多上這半天課,可以說是來學校自修的。為何會這樣說呢?
一來,很多家長聽到颱風要來了,直接就幫學生請假整天,因為不想自找麻煩,並且減少在外的危險;二來,有很多跨區就讀的學生,高雄市放假了,或所在地已遭颱風橫掃,根本無法到校。一個班級有四分之一的人請假,請問老師可以上進度嗎?如果上進度,這些沒來的學生怎麼辦?我想如果當時宣佈的是「上午上班停課」,我相信反彈聲浪會減少一半。
由此可知,颱風假怎麼放不應僅靠數據和理論,而是要看天時地利及人和,因事制宜、因地制宜,畢竟很多狀況是可以直接用常理推斷出來,而無需用到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