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字的迷信帶來的災害,數據不一定反映真實世界,它也可能在不同的計算下得出與社會上一般人截然不同的理解,若只是迷信表面的數字卻不去思考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那這種對數字的重視,不過就只是個迷信、是種不負責的態度。
現任總統馬英九近日在臉書上盤點其上任後的災害數據,用火災、酒駕等數據試圖說明其在任時的成績,並提到:「常有人批評我是一個愛講數字的總統,但是不用數字如何顯示犯罪數與火災發生數減少呢?如何顯示來臺觀光客增加呢?老師教學生,能不用數字嗎?數字雖然是冰冷的,但數字背後代表的是每一個真實的家庭或個人。沒有遭遇到這些不幸的人,也許不一定關心,但是我是總統,我必須關心每一個國民,每一種災害。每一個國民的生命財產都要有適當的保護。我因此必須重視數字,因為它是客觀、具體的資訊。」,數字會說話、數字是客觀的,這是很多人抱持的想法,我們容易被一個個數字的呈現掩蓋了對真正問題的理解,更不用說,這些「數字是怎麼來的」更會影響著數字所反映的現象好壞-換句話說,數字也可能會說(謊)話。
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莫過於2015年中,主計處發佈的薪資統計數字,宣稱台灣人平均薪資達到56,000元,這個莫名其妙的數字引起社會許多人的批判,但這是「數字」,是「統計」的結果,它不是客觀的嗎?而客觀這個詞所代表的就是某程度上是「不容質疑的」,那為什麼主計處的數字會引發社會的反彈呢?原因就出在於數字是可以「操控」的,當年主計處公佈的56K平均薪資數字,採納的是2015年1至4月經常性薪資加總非經常薪資後的平均數字,所謂「非經常薪資」就如年終獎金、績效獎金等,我們由此可知為何主計處會得出這個數字,這個計算本身沒有錯,問題就出在主計處將非經常性薪資算入,同時納入計算的範圍剛好碰上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的月份,因此很自然每個人的薪資都偏高,平均起來就得出了56K的結果,但這個結果反映的是真實的職場現象嗎?還是只是個用統計為掩護帶來的「高薪假象」呢?想當然耳的,大多數人都不同意主計處提出的數字。
數字可以被操控,透過選擇抽樣的對象、母體資料的統計,甚至加權,我們可能得出各種不同的數據,這些數據當然會反映出一些現象,但問題就在於,當我們沒有將抽樣方法、母體資料等統計方法的基本資料拿出來一一檢視,而只是將這些最終的數據當成真理、當成是對社會現象的真實傳達時,那麼我們很可能因為數字而扭曲了這個社會的真實樣貌,並荒謬的想辦法、荒謬的宣揚,就像主計處的56K數據一樣,台灣人沒有變高薪,數字上卻「變高薪」了。
另一個例子是馬英九在2015年3月時說「台灣85%的人都有自己的房子」,這種說法任誰都無法相信,當時更被譏為「活在平行時空」,但馬英九對這種脫離社會現實的數據卻還是買單了,為什麼?因為這就是他所相信的「客觀數字」?其實馬英九自己正是被數字蒙蔽而不自知,因為主計處提出的數據,所定義的「自用住宅」是只要是自己或自己的直系血親名下有房子就算自用,因此,只要父母有房子,兒女也通通被算成是「有房」,這種定義下,難怪會得出85%的數字,但這與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正常理解完全背離,馬英九對數字的迷信,讓他完全忽略了社會上對於居住正義的期待以及高房價下人民無力買房的無奈,而以為「台灣85%的人都有自己的房子」,這是個有誤導性的統計結果,完全不能反映社會對於想要擁有自己房子的人們的艱難,但在台灣人在高房價中掙扎時,在數字上卻個個成了有「自用房屋」的人。
這兩個例子為我們指出了,對數字的迷信帶來的災害,數據不一定反映真實世界,它也可能在不同的計算下得出與社會上一般人截然不同的理解,若只是迷信表面的數字卻不去思考這個數據是怎麼來的,那這種對數字的重視,不過就只是個迷信、是種不負責的態度,因為,統計數據必須在理解其採樣與定義下才能獲得正確完整的理解,也才能知道這個數據傳達了什麼。統計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事情,但它同時也可以掩蓋掉對社會的真實理解,統計數字只反映了某些問題並為我們提出可能的方向,但面對更複雜的真實世界,透過數字終究是不夠可靠的。
對數字的迷信讓人想起,大選前,國民黨在其臉書粉絲團中貼出一張宣傳,洋洋灑灑列出各種「第X名」,這種只看排名、只看數據的宣傳與行事透露出了國民黨的「反智」取向,而馬英九正是其中的一員,他們拿出數字、數據就要宣稱客觀、科學,卻不願意正視人民所生活其中的真實世界的樣貌,或許數字對他們來說只是個假面具、是宣揚「政績」的工具,可以用來反控他人的批評並且偽裝自己,只有如此,他們才能對著人民不慌不忙的說:「我自我感覺良好」。
作者 / 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