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培養的是能在逆境中學習、成長的學子,而非僅能在某一行業生存的學子。
為了因應少子化趨勢,教育部與勞動部合作,決定以『就業率』和『畢業薪資』做為大專科系招生名額的依據,目前鎖定旅遊、餐飲、設計等科系。
教育工作者都深知少子化趨勢將衝擊學校的招生情況,上至頂尖的國立大學,下至幼校,皆以戒慎恐懼的態度面對即將席捲而來的風暴。教育部長吳思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提出以畢業生就業率與各領域的薪資別,做為招生名額的總量管制。根據調查,前五名的低薪學門,包括設計、社會服務、民生(餐飲、旅遊、觀光)、人文與傳播學門。此論一出,引發台大教務長莊榮輝、清大教務長戴念華的抨擊。
教育部提出的方案,著實令筆者惶惑不已。難道換了一個位置,就換了一個腦袋?身為前政治大學校長的吳思華部長,上任之初,即希冀帶領以『人文社會』學科為主的政大邁向國際一流大學,治校理念是以推動書院教育為核心的博雅創新教育,教育理念則為五育均衡,培養優質公民,引導每個學生適性發展,活出精彩人生,厚植公民社會與創新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實力。然而,現在卻以『理工與人文博士畢業薪資不同』為訴求,增刪招生名額。此一訴求無疑地輕視人文社會學科對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將理工博士的價值置於人文博士之上,歧視人文博士的存在意義。
筆者任職於以技職體系為主的科技大學,由於招生環境嚴峻,學校紛紛打出『畢業即就業』的口號,老師們到國、高中職招生,更以薪資多寡招攬學生。大學教育的確需要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但這僅是目標之一。哈佛大學前校長德瑞克‧柏克曾提出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八個目標為『溝通能力』、『思辨能力』、『道德思考力』、『公民培育』、『迎接多元化的生活』、『迎接全球化的社會』、『拓展興趣』、『就業準備』等。台灣社會學產鴻溝現象,專業課程確實可以訓練學生的職場知識與技能,然而,其他目標真的可以在專業課程培養嗎?再者,產業界真的只需要就業能力嗎?
十幾年來,『畢業即就業』的想法深植人心,導致家長和學生選系時大都以畢業後能否找到工作與薪資多寡為優先考量。由於學生們在選系時往往對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尚無清楚認識,故,常以家長的意見為主,而家長的意見又與社會觀感有關。就讀後,學生常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就讀科系興趣缺缺,終日渾噩;另一種則是只重視與就業相關的科目,視通識課程為營養學分,毫不在意。筆者甚至聽過,學生因為認為通識課程(如國文、數學、歷史、地理、公民、音樂、國防教育等)與就業無關,故,理應廢除。在順從民意下,有的通識科目慘遭廢除,幸運留下來的科目也被刪減授課時數。
嚴長壽說:『教師的任務是要幫孩子找出天賦,看出孩子的獨一無二,而非教出一模一樣的模範生。』人民的品格、天賦、創意、思考、表達、溝通與合作等,真的能在專業科目培養出來嗎?今日的熱門產業,十年後、二十年後真的還能成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嗎?教育的目的在培養人才,而人比才重要。我們要培養的是能在逆境中學習、成長的學子,而非僅能在某一行業生存的學子。
當『理工與人文博士畢業薪資不同』的口號深植人心,且以『錢』途定位個體價值時,形塑的是一種短視近利的社會氛圍。因此,請以長遠、縝密、有計畫的理念來思考教育的遠景,切勿病急亂投醫,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作者 / 雲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