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幾乎都是靠天吃飯,虧多賺少,種田成為賠本行業,年輕人只好出走農村到都會區賺錢寄回老家添補家用。大部分農民無法累積財富,如果要栽培大學生,只有賣田一途。
近日來,一些學者和立法委員討論農舍問題,主張農田農用,農舍限制資格只能由農民身份才可買賣,完全沒有考慮到農民立場,會造成農田價格狂跌,逼使農民走投無路,陷入絕境,有失公允。
民國40-50年代,工商不發達,政府歲收幾乎全部仰賴農業支撐,為了推廣工商,大量開放進口麵粉、雜糧…,結果工商壯大了,農業不但沒有得到回饋,反受其害。舉例來說:原本在高屏地區一棵椰子樹可供栽培一個大學生,現在,市面到處進口剝殼椰子,本地採收淪落1斤1元,若是樹長太高,被嫌爬樹麻煩,沒人要。而椰子成熟被風吹落會砸傷路人,也要負賠償刑責,農民只好含淚雇工砍除。至於其他作物也好不到哪裡去,幾乎都是靠天吃飯,虧多賺少,種田成為賠本行業,年輕人只好出走農村到都會區賺錢寄回老家添補家用。大部分農民無法累積財富,如果要栽培大學生,只有賣田一途。
相對受到政府政策保護的工商業,幾乎都有環保問題,它們形式上都有環保設備,但是為了利潤,都是僅供檢查,備而不用,而流放出來的空氣和污水污染河川農田。以農業縣的屏東縣來說,香蕉蔬果受不了從高雄飄來的石化工業有毒二氧化硫氣體,枯黃而死;水產養殖如果碰到連續三天下大雨,魚蝦無法抗拒從高雄工業區飄來的酸雨,紛紛暴斃,農民也不知道本來養得好好的為何會死?血本無歸,問天無語,也不知到底要找誰求償?也許知道也無濟於事,只有自認倒楣,怪自己的運氣不好。
至於水是農田的生命,然而,政府政策將水優先撥給工業,這成為主事官員所熱衷。這用膝蓋想也知道:將水給資本家有政治獻金和諸多補助款可拿,誰願意把水供給沒有好處的農民?我的故鄉彰化縣溪湖的農田,原本一年四季利用濁水溪的水來灌溉,自從台塑六輕建廠,政府在南投縣集集興建攔水堰,把水調供六輕,溪湖的農民只好買馬達,利用台電抽地下水,增加成本負擔,也造成偷竊馬達、地層下陷等社會問題。
主張「農田農用和農舍限制資格只能有農民身份才可買賣」,不是不可以討論,但是前提:一方面有缺糧危機,另一方面種田要有利可圖。以當前種田入不敷出,農業人口老化,政府的政策鼓勵休耕……,又如果工廠關閉可以將廠房變更成商業住宅,憑什麼要農民繼續賠本耕作,何況農舍氾濫問題只出現在宜蘭和少數幾個觀光地區。
本來農舍條例就有最少面積2.6分及建地1/10的限制,那也是農民最後保值的財產,如今農舍會有挪為他用和擴建問題,是政府監督不力,要檢討的是政府,不是優惠農民的政策。
農民長期無代言人,即使有也被政商所收買,變成扶工商滅農的政策擁護者。現在,立法委員及學者拿有錢有勢資本家沒辦法,只會對弱勢的農民動腦筋、開刀,沒有天理!
水滸傳16回:描述一首北宋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是在說做人吃果子要拜樹頭,飲水思源,立法委員及學者們在討論如何修理農民前,請先給農民一條生路吧!
作者 / 楊鴻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