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中會考作文題目是「捨不得」。
憑良心講,這個題目十分規矩,是標準會考題型。事實上這幾年的考題為了確保學生一定能找到題材,幾乎清一色由生活經驗入題。這樣的命題方式雖顧及了普遍性與公平性,寫起來沒什麼困難,然而,要想拿高分,就必然要在思想格局上有所突破。
以今年的題目為例:素材上,一個國三生生活中經歷的「捨不得」,大致上不外乎友情、親情或對寵物、物品的留戀等等。比如畢業、親友出國或移民,乃至略為特殊的親人或寵物死亡,都可能被作為「捨不得的題材」。
學生要在生活中找到「捨不得」的經驗並不難,但若要寫出與眾不同的好文章,就必須費一番心思。專家學者、補教名師在考後紛紛提出看法,認為這個題目要高分,必然不能只停留在敘事、抒情的層次,勢必要具備更深刻的思索過程。簡單來說,單純敘述捨不得之情形和感受,並不足以觸及到這個題目所期許的深度。
一篇好文章確實應該在文情並茂外,兼具人生哲理上的深度與廣度。然而,問題在於,我們的基礎國文教育,真的有辦法在三年內達到這些目標嗎?
我嘗試給一個小學生寫了這個題目,為了掌握最真實的狀況,我甚至不給予任何引導。這位小學生苦惱半天後只寫出這樣的話:「我好捨不得把這張稿紙寫完,也捨不得寫作文」。(詳情可參看地表最強國文課沒有之一)
事實上,這種讓人哭笑不的話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前作文教育的矛盾。小學生距離考試很遠,沒有壓力,不會去迎合考題,反而容易寫出他們心中想法。當然,這樣的寫作方式容易偏題或離題,拿不到分數。但作文教育無非是要教導孩子如何正確、精準的書寫自己的想法不是嗎?
面對這種必然會零分的文章,我們的作文教育會藉機循循善誘,讓學生順利把種種說不清的想法慢慢寫出來,還是直接在分數上予以否定呢?我想答案當然是後者,而這中間包含了很多困難,有些是現行制度上,更大一部份來自於我們的社會價值觀。
現今的國文教育為了配合考試制度,在課文教學上習慣教導學生理解種種修辭技巧、字音字形、生難字用法和詞義注釋,甚至作者的本名、生平、作品等等,都必須爛熟於胸中。而作文教育也只著重於如何透過平穩的架構、優美的文句和過多的詞藻佳句,來換得較高的分數。
說穿了,無論老師或學生,最關心的無非是「分數」而已。在這樣的運作模式下,學生硬著頭皮就著注釋和參考書上整理的重點,支離破碎的「拆解」每一篇課文,寫作時仍只能操弄著自己也不熟悉的語言,吞吐著不屬於自己的想法,應付那些根本沒有共鳴的題目。
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之下,學生對於文章背後所衍伸的議題當然沒辦法深入思索,更遑論由這些選文汲取什麼智慧養分,並從中得到什麼人生上的幫助了。
如此惡性循環,三年後的會考卻要學生自「生活經驗」中提取深刻的人生道理,根本是天方夜譚。儘管專家學者對這個題目的期許再怎麼高,最後大多數學生仍只能繞著生活經驗原地打轉,或是堆砌大量華麗詞藻、名言佳句,企圖以此搏取高分。
這裡反映的是,會考作文所期許驗收到的教學成果,和我們的國文教育有著明顯的斷裂。立意良善的作文考試,因為學生能力養成的不足,最後仍只能在字句優美、文筆流暢這些表面形式上一較長短。真正有深度的文章恐怕還是鳳毛麟角,且更諷刺的是,寫出這些文章的學生,往往不是得力於國中三年的國文教育。
更甚者,多數學生為了迎合閱卷者的胃口,遂一個個成了小小悟道者,硬是在文章的後半段擠出一些「領悟」的道理,好提醒閱卷老師我的文章很有深度,請給高分。然而,這些學生真的「領悟」了嗎?
我們的教育若仍然「捨不得」分數,則國語文與作文在教學上的斷裂就還是必然的,學生永遠無法透過上國文課,達到那些我們期許的教學目標。
然而,撇去分數問問本質,我們的教育者、家長、學生,真的「捨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