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寫文章目的:一、抒情,二、言志。更多情況是不得志而抒情。歷來文人以詩明志來表達內心的感受,為何以詩而不用其他?因為詩的寓意含蓄隱晦,說此意彼,明言暗指,意在言外,讓人有許多想像的空間。
2015-1-15 管中閔辭國發會主委,以陸遊「入劍門道中遇微雨」的詩: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
以詩向同事道別,這首詩被後人解讀是陸遊不滿時局,當時朝廷茍安,他空有滿腔熱血復國的壯懷,無奈有志難伸;而管中閔以古諷今,引詩自況,說出對馬政府昏庸無能,積重難返,吐露他壯志未酬。
無獨有偶,2015-5-22吳敦義在接見全美台灣同鄉會,以王安石的詩表述他的心境: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朢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古人以浮雲比喻奸邪小人,蒙蔽皇帝,搬弄是非。王安石反用李白《登金陵鳳凰臺》詩裡面“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句意。李白詩意指他被迫離開長安是皇帝聽信小人的讒言。王安石把這個典故反過來用,說我不怕浮雲遮住我遠望的視線,因為我站在最高點,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異曲同工。
吳敦義吟這詩時值1129國民黨大敗,馬被迫退位傳朱,可是馬不甘大權旁落,利用行政司法操控朱為影武者,不料朱寧為雞首,另有所圖,不願就範,5/16慷慨激昂發表宣言,要貫徹初選機制,也就是說,朱要等平定洪楊之亂後伺機拱王,來對抗馬囑意徵召吳的計謀。
然而,政治無情,講究實力,形勢比人強,雖然馬是多麼不堪,被作家南方朔說他比用人失策的崇禎還不如,我認為可比歷史上政治最黑暗時期的東漢桓靈二帝,發生黨錮之禍殺大學生、黃巾之亂、「十常侍」之亂…等,而對比馬任內有318血腥鎮壓學運、白衫軍、黑衫軍、最近又任命「十策士」來排除異己,防洪卡王滅朱,這樣一來,縱使朱王有民意支持的人和優勢,無奈兩人都有嫌案在身,寡人有疾,碰到手握行政權及「百官行述」秘笈的馬,只好俯首稱臣。
吳敦義站高山看馬相踢,眼看天下三國將歸一統,於是每天排滿檔行程,老神在在,氣定神閒,5/22接見全美台灣同鄉會,不自禁吟詩作對,搬出王安石的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