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The Supervised Cannot Impersonate the Supervisors

  • 2025
  • English Article
  • 世代
  • 政治
  • 時事
  • 民意
  • 評論

Huang Kuo-chang has been accused of hiring paparazzi to secretly follow and photograph his political opponents, then leaking the information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As a politician who should be subject to public oversight, Huang instead took it upon himself to play the role of a “supervisor,” with the intent of harming his rivals.

For a person under public scrutiny to impersonate a supervisor is a serious scandal—one that drags politics into a savage and bloody jungle. Huang Kuo-chang’s involvement in the paparazzi scandal has reached an unforgivable level,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Huang’s secret surveillance scheme has just come to light, and the full details have not yet been revealed. Paparazzi surveillance often walks a fine line between legality and illegality, sometimes involving violations such as trespassing into private residences. Huang’s actions show a blatant disregard for the law and a lack of legal ethics.

The scheme in which Huang is allegedly involved violates the moral and social norms that politicians should uphold. Yet Huang continues to pose as a man of integrity, condemning others with an air of self-righteousness. His behavior shows no moral restraint whatsoever.

By hiding behind the scenes and hiring paparazzi to spy on political opponents, Huang has committed a grave act of deception. For the sake of political gain, he has abandoned honesty and integrity, proving himself unworthy of the public’s trust.

Using paparazzi to monitor politicians can, in some cases, be justified as a tool of public accountability—controversial but socially tolerated, since the media applies such scrutiny across party lines. In Huang’s case, however, the paparazzi targeted only his political opponents. Such selective surveillance is devoid of fairness or neutrality.

Huang’s surveillance plan involved multiple paparazzi and downstream informants who were responsible for leaking materials. Any politician with sound judgment would recognize that such a conspiracy could not remain hidden for long. Huang’s political judgment must therefore be called into question.

Hiring paparazzi over a long period requires substantial funding and coordination—an unusual practice for any politician unless there are significant ulterior motives. Huang’s true motivations remain unclear, and the public deserves to know the truth.

After the scandal broke, both Huang Kuo-chang and his Taiwan People’s Party pretended ignorance, downplaying the severity of the incident. In any normal democratic society, Huang would have already lost the basic qualifications to continue in politics, and no respectable party would accept him.

A politician who is supposed to be supervised must not secretly assume the role of a supervisor. Huang Kuo-chang has committed what amounts to a political capital crime. He should withdraw from politics entirely, and the Taiwan People’s Party should expel him from its ranks.

Author : NewCongress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25-10-06 New Congress

Post navigation

← 復權後,前路遍布荊棘—淺議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與其後的日本政局發展

Related Posts

復權後,前路遍布荊棘—淺議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與其後的日本政局發展

日本執政聯盟第1大黨—自民黨,為處理石破茂首相不敵歷經國會眾院、東京都議會及國會參院重大選舉連3敗後,持續累加的黨內檢討及逼宮壓力,終於還是在9月7日傍晚宣佈「將辭去除國會眾議院議員以外一切職務」後,所遺留的黨總裁懸缺問題,而在10月4日舉行的黨總裁補選,傳統媒體持續造勢、一片看好,並有岸田文雄與菅義偉2位前首相支持的農水相—小泉進次郎,竟不敵雖在黨員間頗孚人望,但在黨內卻沒有太多派系人脈、只有另一位前首相麻生太郎支持的前經濟安保相—高市早苗,使高市早苗成為自民黨創立70年以來首位女性黨總裁,並可望在稍後臨時國會召開後獲選、成為日本自有內閣制度起首位女性首相,可以說超乎不少人的意料。 不過,在意外之餘,「成功有條件,失敗有原因」才是放諸四海的真理: —原本被認為可望在決選中,複製石破首相「在去年黨總裁選舉時,在決選投票時憑國會兩院議員支持,一舉逆轉勝出」的勝利方程式的小泉,不僅本身學養、經歷及能力尚有未逮,其團隊更在網路宣傳中,犯下至少2次的致命失誤,「宣稱說要傾聽民意,結果卻連X的社群發文都禁止評論」自相矛盾之餘,籠絡網軍一邊為其炮製備受推戴的假民意、一邊攻擊污衊競選對手,更引發輿論譁然,最後再由原為石破陣營要角,這次為延續黨內左派香火,而轉支持小泉的數位相平將明,以輕慢麻生前首相能力及人脈的方式,為小泉的選情補上最後一擊; —而高市雖然在黨內前首相級元老中,僅獲得麻生前首相的支持,但她在基層黨員中頗孚人望,此般人望也確實在總裁選舉第1回合投票中,透過「囊括4成以上黨員支持、在47個都道府縣中的36個拔得頭籌」的方式展現出來;而高市的此般表現,也成為麻生前首相在第2回合決選前,一方面指示其派閥「志公會」成員「在決選中,支持第1回合拿到最多黨員票的候選人」,另一方面也拉攏在第1回合後出局的小林鷹之與茂木敏充、以及支持他們的國會兩院部份議員回流,集中支持高市、使她能夠在決選打敗小泉、使黨內保守派抬頭復權的基礎。 但,對高市而言,當選黨總裁並不是政治生涯的高峰,而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開始,她所要處理的問題,從黨內、黨外到國政的範疇,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 —黨內,高市在獲得麻生前首相與其志公會的持續支持之餘,毋寧應該在舊.安倍派走出所謂暗帳事件的陰霾、乃至於東山再起的過程中,成為團結舊.安倍派的桶箍,以更加擴大其黨內支持基盤;另一方面,雖然高市表示將廣納黨內人才,但岸田、菅與石破等黨內左派山頭,是否能夠衷心響應高市號召、與高市達成某種型態的妥協,而不至於在未來摯肘其人事與施政,卻也存在相當的疑問。 —黨外,在公明黨選前即已表示「不會與理念不合的自民黨總裁當選人續組聯合政府」、選後仍存在模糊空間及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高市在取得信任授權、甚至式連立政權的再構成上,勢必要尋找新的合作對象,當前由於麻生前首相的協同推進,咸認國民民主黨將會成為高市的首要爭取對象,而原本推想有機會與小泉合組連立政權的維新會,是否能夠與高市達成共識,也很有想像空間。 —而當高市當選首相,並且妥善處理獲取更多黨內外支持的問題、使此般問題暫時告一段落後,國政才是真正的深水區,對外必須謹慎應對將她視為「女性版安倍(故前首相)」、因此對她產生警戒態勢的中國與韓國;對內從處理外國人犯罪非行,到重振經濟、緩解民生消費通膨壓力;再到國防安保上應對可能的「台灣有事」、甚至是「印太有事」,乃至於皇統如何延續,對於責任心強烈的人來說,這些工作結合在一起後,絕對不是輕鬆愉快的事情,甚至可以說遍布荊棘、挑戰重重。 以「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日本有事當然也是台灣有事」的立場來看,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的黨總裁、乃至於首相之後,如何重整被岸田、菅與石破弄得支離破碎的黨勢、並且同時兌現競選承諾,不僅是高市首相的挑戰,同時其面對事件時的影響力,也會連帶傳導到台灣來、對台灣人來說,日本往後的政情發展,仍有緊密注意的必要。 作者:吳哲文

自民黨總裁改選對日、台政治的影響

日本戰後大多時候作為執政黨的自由民主黨,在十月四日,完成了總裁改選。並由選前不被看好的資深議員高市早苗(在政治的梯次上,她跟故首相安倍晉三都是1993年同一期當選的),擊敗小泉進次郎與林芳正等勁敵。   在台灣,大多數的媒體,都把焦點放在「自民黨首位女性總裁」上,似乎這次的選舉結果是性別平權的表徵。此言雖然不錯,但是在日本,人們所關心的並非此事。   對日本政治的影響 其實,日本在政治光譜上,長年有左右之別;而這樣意識形態的分野,區分了對於國際關係、財政稅徵、產業經濟、文化國體的態度。小泉、石破所代表的向來是自民黨內,強調接軌歐美的自由派;而高市、麻生太郎等,則是重視國體、文化本位的保守派。過去歐美國家的政治議程,都被認為相當左傾、強調身分政治,隨著川普在美國的施政,歐美政治已開始反思左派政治的隱患。現在隨著高市的上位,也意味著日本跟進了歐美政治社會向右轉的常軌。   高市早苗去年自民黨總裁選舉時,就狹著極高的支持票數進入第二輪,但惜敗於現任的總理大臣石破茂。去年的總裁改選,「裏金事件」被安倍長年的黨內政敵石破茂當作清算安倍派的政變手段;而高市在當時扮演的角色,就是安倍意志的延續者。所以,這次的選舉結果,可說是黨內在經過2024年眾議院改選、今年參議院改選及東京都選舉三次大敗後,黨內民主對石破茂及其路線的重新調整。   其實高市早苗這次的獲勝過程是相當曲折的。讀者應當注意到,在第一輪投票中,如果只計算自民黨國會議員票數,其實她是排名第三。如果不是黨員代表票強力奧援,那麼這將讓她進不了第二輪。這也意味著自民黨內有人擔憂,其堅固立場的作風,可能會讓參眾兩院席次都沒有過半的自公聯盟,難以與其他在野政黨協商。面對來自黨內同黨同僚議員的質疑,日後該如何因應,是未來的高市總理大臣需要面對的了。   論對台灣的關係 高市早苗的當選對台灣的本土政權而言,當然是最感開心不過的事。因為日本政治的運作裡,如何因應中國給予日本的壓力,向來都是一大課題。其中一個政治指標,就是「是否以首相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中所供奉太平洋戰爭之陣亡將士?」。   對中國政府而言,只要參訪靖國神社就是辱華之舉,反之則為表親善的記號。高市早苗正是不避諱中國壓力屢次前往靖國神社參拜的政治人物,這舉動所釋放出的,就是對「東亞歷史詮釋權」有自我主見的外交訊號。除此之外,高市早苗長年來多次訪台,更是對民進黨前後任總統乃至地方縣市首長都不陌生。   在石破茂政權當政時期,台日之間大概有幾項突破,首先是國防上前統合幕僚長(相當於台灣的參謀總長)岩崎茂出任行政院顧問以及台日聯合海巡訓練;其次是外交部林佳龍部長訪問日本。這些發展,在高市時代是可以預期能繼續見到開花散葉,是台灣值得期待之處。 作者:賴其瑋    

阿嬤與美媚的 beauty contest

淡水線捷運上阿嬤與美媚的 beauty contest , 網路的結果會如何 ?—— 誰衝天?誰落地?你我小公民們大概不會有任何懸疑,相信有甚麼令人意外的結局 ? 高潮不會迭起,更不會有甚麼「反高潮」之類的?只有不知今世是何世的婆婆媽媽和老伯伯,才會義憤填膺,力挽狂瀾,世道人心,且看今日仍然是何人家天下 ? 奇怪的是,這類 beauty contest 好像都發生在捷運淡水線上。你我若有記憶,不是不久前,有位七十餘歲的著名女作家,因博愛座和位女學生起衝突,—- 也是在淡水線上! 昨日淡水線,又有位七十餘歲的老阿嬤和另一位二十來歲、穿著「三宅一生」,又帥又美的年輕美媚,又因「優先座」而起衝突。 據媒體描述:老阿嬤挑釁在先,惹得身穿「三宅一生」的年輕美媚氣不過,撩起褶裙,飛天一腳,「踹飛阿嬷」!網路一片壓倒性的叫好,說這是「力與美的結合」!網路情搜,才知道這美媚大有來歷,人家可是台大畢業的高材生呢! 看來台大教育不差,文武雙全,懂得如何保衞自己的權利。你我不禁回想:據說古典時代,一有船難,優先上救生艇的是老弱婦孺與兒童,電影「鐵達尼號」不是有這樣生動的描述嗎 ?在那急端的情況下,阿嬤絕對不會被「踹飛」,不管她們如何惹人生厭。 看來「古典的」與「現代的」是非常的不同。在網路一片恭維「力與美的結合」聲浪下,現代人中好像只有一位「苦先生」還抱著古典情懷,為阿嬤說幾句話,不管老阿嬤如何「不知好歹」,令人生厭,先挑釁別人 ! 幾年前「新冠肺炎」暴發時,全球醫院急診室,無法處理送進來那麼多的的病患:醫生必須決定先救誰?高危險羣的老弱 ?還是春秋正盛的年輕的美媚或漢子?醫生的判斷很簡單:他到底要救五年或十年的生命,還是三十或四十年的生命:這計算很簡單,也很殘忍:救護車開往養老院的次數是不會太多的 ! 所以,古典與現代,0 與 1 之間的因子,有無限多的數值,可以令整個方程式的走向完全不同。尤其是流行文化的時代,加上技術、工藝,日新月異,誰不希望自己年輕可以靈活變易,跟上時代,誰不希望自己貌如潘安、西施,可以及時在網路竄紅。因此,阿嬤與美媚勝負立判,不需要太多分析解釋,( 暫且不論阿嬤又有甚案底)。 不巧的,人世的外部世界的知識和經驗是要用歲月換來的。最近有一位男大明星過世,年輕時,他以年青俊美紅遍天下。年紀大了,不像其他影星極力美容,想抓住青春的餘韻。他說:我的曲折不平的臉龐就是我的歲月痕跡,我要保存。 […]

是「揭弊」的俠客?或是另一隻「嗜血」的鯊魚!?

       近期政壇傳出黃國昌涉入「跟拍爭議」事件,掀起政治與媒體關係的激烈討論。若政治人物主導或組織人力,長時間針對特定公眾人物長期追蹤,再將畫面交付媒體放大報導,究竟屬於合法揭弊,還是已跨越隱私權與新聞倫理的界線?     確實,分析我國司法判例,多半認為公眾人物因身繫公共利益,必須對他人評論、媒體報道須有高度容忍,然容忍一旦缺乏界限或無公正第三方篩選資訊,是否與公益無關的個人資訊藉由多次傳播,反而成民眾獵奇、政敵打擊的對象?如此,將輿論虛耗於某人某黨為政爭所用,恐虛耗大眾精力。         其次,該事件有涉及法律與道德風險,當然媒體的跟拍可受新聞自由保障。然而,一旦拍攝地點涉及私人領域(如住宅、停車場),或時間持續過長、手段具有侵入性,即可能違反法律,如個人資料保護法、妨礙秘密罪等。此外,媒體的職責在於監督權力、甚至為弱勢發聲,維持公共討論空間的透明。若媒體淪為政治人物的工具,透過外包團隊進行監控,再選擇性釋出畫面,這種「政媒合流」的情況,恐嚴重破壞媒體獨立性。令人狐疑,為何他們甘願冒犯法及道德風險,甚至引發金流問題,畢竟養成一支專門偷拍隊伍必然所費不貲,為何甘冒此大不韙仍要養成一支私人情報軍。       也許可以從阿北「鯊魚理論」得到其背後動機。阿北曾驕傲的說「當你一直被攻擊、流血,鯊魚咬上來怎麼辦?只好游得比鯊魚更快,讓鯊魚追著你跑。所以像我常常講錯話怎麼辦?我就講更多、更快!一直拋新議題讓媒體追著我跑。」在輿論主導風向,風向左右投票的生態裡,無論基於攻擊或防守,握有他人更多秘密、特別牽扯財與色的秘密比政策討論更能吸引盲從的眼球。在他支持者心中,這般偷雞摸狗是在揭發黑幕,國昌宛如蝙蝠俠一般主持公道,但莫忘為何蝙蝠俠需要蒙面?歸因於非法手段一旦正常化,將產生模仿效應,所有人只要假正義、吹哨之名,實質控制所有事物資料,無論用旁敲側擊或直接釋放消息,皆損害公共秩序,無論消息是否為真已損害的名譽無法挽回,成為打擊敵手的藉口。         無獨有偶,歷史上透過蒐集政壇人物作為要脅籌碼案例甚多,如美國前FBI局長胡佛使用非法手段收集證據,尤其是政敵資料藉此鞏固權力,顯然已逾越其職權;更早者,日本首個武士政權首領平清盛也在京都大量組織名為「禿童」的告密組織,由一群少年混跡民間,風聞市集謠言來蒐集各種資料,用來打擊反對勢力或塑造恐怖氛圍。殊難想像其一朝大權在握,這種觀念是否被帶入公門,加以制度化宛如回到人人自危的戒嚴時代。        所謂「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如今在野就不擇手段,縱使乘勢而起,然用這種手段上位,必然受人非議,將再以類似手段、變本加厲來捍衛脆弱的統治正當性,故該偷拍事件全民恐不能忽視,試想如果一樣手段用在你我身上將如何救濟?        隨著資訊傳播容易、偷拍科技進步,民眾評價公眾人物的標準,常受媒體報道而異,往往使腥羶色財成為流量密碼,這種互相影響結果,將使輿論市場成為獵場,互揭瘡疤代替理性問政,這種方式不是捍衛正義而是任由一群嗜血鯊魚互相撕殺、亂了法治與道德界限。 作者 /劍藏鋒

Recent Posts

復權後,前路遍布荊棘—淺議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與其後的日本政局發展

復權後,前路遍布荊棘—淺議高市早苗當選自民黨總裁與其後的日本政局發展

[...]

More Info
自民黨總裁改選對日、台政治的影響

自民黨總裁改選對日、台政治的影響

日本戰後大多時候作為執政黨的自由民主黨,在十月四日,完成了總裁改選。並由選前不被看好的資深議員高市早苗(在政治的梯次上,她跟故首相安倍晉三都是1993年同一期當選的),擊敗小泉進次郎與林芳正等勁敵。   在台灣,大多數的媒體,都把焦點放在「自民黨首位女性總裁」上,似乎這次的選舉結果是性別平權的表徵。此言雖然不錯,但是在日本,人們所關心的並非此事。   對日本政治的影響 [...]

More Info
阿嬤與美媚的 beauty contest

阿嬤與美媚的 beauty contest

淡水線捷運上阿嬤與美媚的 beauty contest , 網路的結果會如何 ?—— 誰衝天?誰落地?你我小公民們大概不會有任何懸疑,相信有甚麼令人意外的結局 ? 高潮不會迭起,更不會有甚麼「反高潮」之類的?只有不知今世是何世的婆婆媽媽和老伯伯,才會義憤填膺,力挽狂瀾,世道人心,且看今日仍然是何人家天下 ? 奇怪的是,這類 beauty contest [...]

More Info
是「揭弊」的俠客?或是另一隻「嗜血」的鯊魚!?

是「揭弊」的俠客?或是另一隻「嗜血」的鯊魚!?

       近期政壇傳出黃國昌涉入「跟拍爭議」事件,掀起政治與媒體關係的激烈討論。若政治人物主導或組織人力,長時間針對特定公眾人物長期追蹤,再將畫面交付媒體放大報導,究竟屬於合法揭弊,還是已跨越隱私權與新聞倫理的界線?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