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自衛隊幕僚長岩崎茂受聘,出任卓榮泰內閣之行政院政務顧問。當然引起熱議。在台灣,不少人聯想起富田直亮少將曾任「實踐學社」教官的「白團」往事。而在中國方面,該國外交部表示已向日本提出不滿和交涉。可見中國對此事有相當的警覺。
事實上,中國的警覺是相當有道理的。因為日本憲政體制的特殊性,自衛官不是實質意義上的軍隊,而是適用國家公務員法。照日本國家公務員法第100條「保密義務」中的規定,退役公務員在發表、作證職務上有保密事宜者,必須經聘其職務之官廳同意。因此,作為前統合幕僚長的岩崎空將,出任台灣行政院顧問,必然要經防衛省甚至首相所統領的內閣府同意,才能受聘。
換句話說,岩崎茂的出任,並不只是他個人的意願,也是日本政府的立場。這也是整天想封殺台灣的中國,暴跳如雷的原因。

不過,筆者也不甚同意網路有些過於樂觀的言論,認為行政院那麼一個無給職顧問,就能帶來1950年代「白團」那樣的效果。我想,岩崎茂將帶來的效果大概有三點:
1.對台灣來說,由於對中國的情報搜集,向來都是台灣各情報單位獨力偵搜或從不同來源獲悉第二、三手情報。不像日本有跟美國、澳洲進行合作、分享之機制。因此,從日本的角度,評估中國對亞太地區的戰略意圖以及對解放軍的戰力分析,將使台灣有更深的認識。
其次,在面對中國的威脅時,可從岩崎茂得知日本所發展的嚇阻策略。這對於台灣未來無論在備戰演練、軍購項目,都有參考價值。
2.如上所說,中國方面如此跳腳,是因為聘請岩崎茂除了代表日本政府對台灣的重視,也進一步可能是台灣在未來與日本建立非正規性軍事合作鋪路。就算台灣在短期內沒有建立與日本的軍事合作,但是台灣海巡署及日本海上保安廳聯合操演、交流,是有合作空間的。而岩崎茂可能作為協助台灣暸解箇中眉角的要角。這對中國而言當然不是好消息。
3.照筆者研判,岩崎茂的受任,將能為台灣帶來的另一項幫助,可能就是分享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之經驗。畢竟日本與美國之間,有「美日安保條約」這一特殊體制。這是從冷戰延續至今,維繫印太區域安全的戰略合作關係。如果能從日本所發展出的亞洲經驗,得到啟示。那對台灣未來,在與美軍進行非正規的聯合演習或合作(例如裝備生產的技術授權等),將有所幫助。
綜合筆者上述所論,其實大部分都是軍事學術期刊論文都有談到的,對於戰略研究者而言,看似是老生常談。這是因為筆者認為,某種程度來說,日本政府放行岩崎茂擔任顧問,其實與他也退役多年有關,再加上日本政府也可能有與他在赴台前有討論過可對台灣述敘的內容,若在諮詢會議上沒有得到他的全盤托出,筆者認為也是台灣方面該有所理解的。
不過,不同學術研究者之認知,看久了會發現其實相差甚遠。因此,有請擔任過統合幕僚長的岩崎茂來,還是有助於國安團隊認識到最接近日本防衛實務決策者的眼光。
台灣將於七月,進行史上最實戰化、日程最長的漢光年度演習。除了國軍主戰部隊的實兵操演,更會結合憲兵、警消、民防、醫護等社會力量。期待作為前自衛隊統合幕僚長的岩崎茂,能台灣帶來有建設性的指導。
作者:賴其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