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就職演說,將對全球政經局勢以及台美關係均產生深遠影響,尤其對台積電及全球半導體產業至關重要。川普上任後,首先就職的是對中強硬、對台極為友好的盧比歐就任國務卿,顯示川普縱使嘴上放鬆,但整體川普政府對中國政策的強硬立場不變。此外,外界長期擔心川普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制裁,並未在第一波政策出現,這對台積電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或許川普政府仍願給台灣空間,但仍需調整策略應對美國在半導體產業政策上的變化。
首先,川普的外交邏輯,他率先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但仍有任命聯合國大使,或許他更聚焦於曾妨礙其連任的國際組織,但對聯合國等機構是否同步退出,可能不在第一波,但後續仍需觀察。由於台灣長期在對外政策走親美路線,且在美國指導下先叩關WHO及國際民航組織,但若美國轉向不參與,台灣要如何因應則相當關鍵,建議仍需要務實參與相關組織,畢竟台灣沒有美國雄厚的國際資本,不可過度在國際孤立。
川普的演說中,提及在產業發展的轉向。他強調「要對外國徵收關稅和稅收」、「重新打造美國為製造大國」,許多傳統產業,包含石化、汽車工業很可能被視為核心戰略產業,並不再重視綠能。對台灣而言,由於強調美國製造,未來可能推動更多晶片回流美國。台灣半導體產業,特別是台積電作為全球領先的晶片製造商,將面臨美國要求赴美擴廠的壓力,而此舉將影響其全球佈局與競爭優勢。
再者,台積電長期依賴美國市場與技術合作,透過訂單與關鍵設備、生產原料的供應等供應鏈合作進入全球市場。如何確保台美技術交流不受影響,維持台美合作,將是重要挑戰。且美國雖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使晶片法案成為關鍵政策。但美國國會內對晶片法案仍有反對聲音,特別川普態度至關重要。若未來美方要求更多先進製程轉移至美國,但不給予補助十,台積電需權衡財務與全球產能配置,以維持技術領先與成本效益,這部分也需要仰賴更多的外交折衝,換取支持。
然而,川普上任後,由於對科技重視不若拜登政府,特別對台積電有敵意,但台積電的壓力不僅來自國際局勢,也來自國內政策的不確定性。近期立法院藍白陣營對經濟發展、財政預算的刪減,可能影響台灣政府在產業補貼經費,若削減對半導體產業的支持,將影響人才培育及研發計畫的推進,導致台積電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受損。藍白可以亂刪預算,但政府應確保關鍵產業的減稅與補貼,以維持國際競爭力,並與國內產業共同制定長遠發展策略,以降低政治因素對產業發展的不確定性。
最後,總體而言,川普的對外政策,主要重心是將對中國、歐洲及中南美洲帶來壓力,但台灣的外交壓力,隨美國孤立主義抬頭,也補能掉以輕心。此外台積電的壓力核心在於如何應對全球產能分配與技術競爭,尤其半導體產業始終遇到韓國劇烈挑戰,日本更虎視眈眈,先進製程上不可能永遠高枕無憂。而成熟製程的部分,中國更是透過政府強力補貼,未來台灣很可能首當其衝,這部分更要強化台美合作,共同制裁中國在成熟晶片的供應與設備,切斷其生產來源,確保全球半導體產業穩定,避免步上鋼鐵塑化的悲劇。
總之,面對川普政府的政策變化,政府務必要迅速調整對美策略,同時確保我國關鍵產業的技術優勢與供應鏈穩定,以因應未來可能的挑戰與機遇,並強化美國政府合作,確保晶片法案等支持不變,更應確保產業發展不受國內政治紛擾影響。
作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