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終於塵埃落定,正如預期由川普贏得選舉,這不僅是美國內政而已,足以左右國際局勢。例如俄烏戰爭、中東事件及國內經濟困境是首要之務。故可預期川普重回後並非一帆風順,而是難關重重,相較於2016年國內外局勢,更顯嚴峻。此外,本次大選所以膠著、所以難靠民調精準預測,在於川普煽情的選舉模式,使沸騰的民意亦呈現浮動狀態,象徵著美國多元文化差異、貧富差距下的社會矛盾擴大。
回顧選舉過程有一項指標,即「中國議題」似乎不再是選民關注焦點,已不能成為左右選情之關鍵。為何有此轉變,筆者認為原因有二。第一,是反中政策無論是民主或共和黨陣營,皆成一致共識、毋庸多費唇舌。其自於中國近年來在地緣政治、商業貿易、智慧財產競爭上不斷挑戰美國既有霸主地位,引來美國難得的一致對外。因此,台灣尚不憂慮選後美國「棄台」問題。畢竟,台灣在各種方面都是牽制中國擴張的「好棋」,也是東亞勢力範圍是否能在美國手上的關鍵指標。
第二,就是美國內部的矛盾遠大於「仇中意識」,尤其是移民問題所牽動的社會價值取捨,以及對於美國現狀的不滿,往往歸咎於執政當局不力,這是在1960年代美國因經濟問題帶動社會動盪,迫使美國進行一系列改革及美軍撤退越南。故與其在此次大選中檢討川普如何精於煽動輿論,不妨設想為何此次民主黨為何連任困難,似乎重現2020年川普連任失敗的情境。如當年川普即因貿易戰、防疫失利以致失去民心。如今,多數選民又將川普迎入白宮,顯見美國底層社會存在著巨大矛盾、對政府失去信心,不在乎是否重蹈覆轍,也不去思考資本制度下的貧富差距,方是治本。
縱使川普贏得比2016年大選更多選票,皆不影響美國越來越動盪的社會風氣,從膠著的選情可間接嗅出美國社會上面臨嚴重的割裂,這恐怕是美國「百年未有之變局」!美國選民必然是最大輸家,與台灣今年總統大選一樣,無異是美國選前選後的預演。今年初民進黨政府雖然連續三任總統,卻因總統選票未過半,在加以國會席次弱勢,加重台灣社會矛盾,執政黨動輒得咎、任何公共議題皆會被提升成意識形態對立。落選的一方必然在國會、聲量輿論上挑戰勝利者,足見美國政局將走入新型態動盪,可能間接影響外交及貿易政策。特別是,如今全球局勢,從過去朝氣彭勃的全球化,已揉合成國際對立、民族情緒及文化差異。例如,川普幾乎將美國困境歸咎成移民、他國惡意競爭等。仇外、美國「新單邊主義」已焉形成,盟邦間依存的民主價值觀是否淪為一場場交易?我國朝野如何面對此變局,我們急需擬定方案,藉由全方面與美方接觸,思考如何在「川普體制」下維繫既有利益,而非一味限於政黨對立。
作者 / 風林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