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凱伊(V.O. Key)解釋「民意」,民意是指那些由私人意見所構成,而政府應慎重加以注意者。但是,民意並不完全理性,人們免不了有偏見或成見,容易被自己的情感或狹隘的私利所影響。政府並不僅僅被動地接受民意,且能主動地影響民意,甚至教育民意。
每當颱風來襲,宣布是否放假的前一天晚上,學生們會紛紛湧上縣市首長的臉書期盼來個颱風假小確幸,市長你好帥、你好棒成了廉價的讚美詞。
七月下旬的凱米颱風,很多縣市颱風假連放「三」天,人民成了溫室裡的花朵,一個颱風就可以讓國家社會停止運作「三」天。這次的山陀兒颱風還沒登陸台灣,暴風區內的南部縣市除了嘉義市以外,先在10月1日星期二放了一天無風無雨的颱風假,完全不在暴風區內的中部以北縣市則在10月2日星期三也放了颱風假,全台22縣市都放颱風假。山陀兒颱風在星期三深夜或星期四清晨才要登陸台灣,10月3日星期四當然也是全台放颱風假。
正因為胡亂放假,基隆市在10月4日星期五不敢再放颱風假,結果颱風的外圍環流讓基隆市區下起大豪雨,多處淹水和土石流,還發生大量土石沖入民宅地下室的慘況。學生們在清晨七點穿著布鞋涉水而過,整天的不舒適感如何念書;一對夫婦在大水奔騰的街道上試圖拉著傾倒的機車,上班、上學時因淹水路段而大排長龍的車陣,種種民怨成了「罷樑」成功與否的變數。
颱風假的亂象就是民意無限擴張、執政縣市首長沒有肩膀的惡性交互作用下產生的結果!賴清德總統在擔任台南市長時不輕放颱風假,他常常在當天凌晨四點後再依最新狀況決定放假與否,也才有2012年天秤颱風來襲,時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被民眾捕捉到他清晨四點在羊肉湯店吃早餐的畫面。
有人抱怨這樣整夜睡不著,懸著一顆心;也有人抱怨「上午上班課、下午停班課」的「半天」放假模式非常擾民不便,要賴市長別只看「冰冷」的數字做決策,要多點人性的考量。颱風假放假與否就逐漸調整成會在前一天晚上十點前決定,一次都放一整天的模式。
筆者試問,周休二日實施前的台灣校園,星期六不也是要上課半天嗎?那時候的你我有覺得擾民嗎?下雨天接送的交通不便各城市皆然,人民嬌貴到下雨天就無法出門嗎?有些颱風是下午過後才會來襲,上午上班課有何不可?縣市首長不看數據做決策,難道要擲筊或是看臉書施政嗎?
颱風假放假與否本來就是「依照數據放假」,再賦予縣市首長依照現實狀況彈性調整決策的機動性。為了討好民意而胡亂放假,真正需要放颱風假時而不放假,反噬的民意恐怕更巨大。
作者:秦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