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賴清德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時不僅駁斥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還點出中國共產黨對於領土主張的矛盾,他直言如果中國要堅持從歷史論主張對台灣有所謂的領土主權,那麼為什麼不去收回十九世紀末清帝國和俄國簽訂《璦琿條約》所割讓的廣大領土?
賴總統的這番談話,隨即引起路透社、《衛報》、《新聞周刊》等多家國際媒體報導,牆外華文社交媒體更是大量轉發訪問內容。面對賴總統的質疑,中國官方始終保持尷尬的沉默,而俄國方面則是給予惱羞成怒的回應,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在回覆媒體詢問時,聲稱俄國和中國已在2001年7月簽署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明定相互放棄對對方的任何領土要求,更嘲諷「台灣當局領導人無權代表北京發表任何聲明」、「別高估自己能耐」,然而此一爭議仍然在國際媒體甚至華文圈內持續發酵。
事實上,俄國和中國的領土矛盾對於雙方而言,從1960年代中蘇共交惡之後,一直是衝突焦點,更曾經在1969年爆發珍寶島邊境衝突,直到2001年簽署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才讓這些矛盾被擱置起來。
但是無論是中國稱為「外東北」的俄國遠東地區或稱為「唐努烏梁海」的俄國圖瓦自治共和國,時至今日仍然是中國民間的民族主義者不時在網路感嘆的「失土」、「國恥」,也是民間異議人士用來反共的理由,指責中國共產黨畏懼俄國、出賣國土。而俄國社會也抱持同樣猜忌,認為中國有朝一日將奪回這些領土,特別是人口持續外流的俄國遠東地區。
對於俄中兩國的領導人普丁跟習近平來說,雖然有著挑戰美國為首自由世界的共同目標以及臭味相投的獨裁兄弟情誼,但是在敏感的領土問題上仍然是充滿矛盾,儘管習近平延續江澤民、胡錦濤擱置領土矛盾的政策,然而普丁政府則不時強調俄國對遠東地區的統治正當性,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今年三月俄國政府高調紀念珍寶島事件55周年,有觀察家認為俄國高調紀念的用意正是為了提醒中國「不要對俄國遠東地區打主意。」
在2022年烏俄戰爭爆發後,俄國陷入困境而更加依賴中國支持,也更暗自擔心中國意識俄中地位逆轉後將燃起奪回「失土」的企圖,這道隱密但深沈的裂痕是否將因為賴總統的這番談話引起蝴蝶效應,挑起俄中裂痕的開端?值得台灣在內的國際社會持續關注。
作者:洄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