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AI熱潮及少子化趨勢,竟然讓南台灣知名的成大歷史系,首次出現大學申請招生掛零的新聞,加諸許多高中慢慢廢除「人社資優班」,傳統的人文學科的招生前景在高等教育圈內似乎有搖搖欲墜的詭異現象。事實上,每當論及高等教育在近代的發展態勢,主要是期盼高等教育能擴大知識普及、促進社會階級流動,並增加國民的基本知識與提升智能。然而,當高等教育不免俗地趨向商品化之際,就等於是將高等教育作為販售、賺錢的工具與手段,導致台灣部分的大學經營越來越像補習班,獲利才是學校的經營策略是考量。
臺灣高等教育的資源分配素來是理工學科重於人文學科,大學領導者必須從內部著手,營造一種不同學科之間合作和包容的氛圍,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學科之間的互補上。當高等教育走向商業化的同時,迫使學生也以「消費者」的邏輯來思考,為了未來就業前景拼命擠入可考生所謂的「醫牙電資」熱門科系,否則就會陷入人生失敗者的詛咒。可嘆的是,當大學的教育目的不能僅簡單歸結為幫助學生考上好的系所、找份高薪的好工作,這種教育思維違背了生命成長的規律。為了追逐薪資成長更佳的科系,學生將大學校科系視作所購買的商品,一切的選擇與決策都以分數、文憑、證照、與就業機會為判斷的基礎與準則,遂在高等教育商品化的趨勢之下,人文學科總是處於弱勢的一方。
人文學科的底蘊和堅韌可以反思高等教育商品化所帶來的弊端,緩解電資醫牙學生被迫流水線生產的焦慮。試問:究竟何謂幸福的人生?若每個學生都無法釐清自己的需求之前,究竟選擇需要的修習的學科或學分,造成學子爭相修習學分的恐慌,大學教室不僅是教師的道場,更成為消費者的市場。人文課程提供了在職場成功所需的重要技能,應該要得到維護與尊重。可嘆的是,隨著媒體和家長對高等教育日益增長的費用以及畢業後回報率和高薪工作的需求表示不滿,人文學科教育在公眾眼中繼續失去地位。為了扭轉這一趨勢,高等教育必須不僅僅捍衛人文學科教育的重要性和價值,並認識到它在各個專業課程中對職業準備的獨特貢獻。
涉及高等教育在討論勞動力相關性時,人文學科領域陷入了軟技能和硬技能的爭議。硬技能指的是特定任務和技術或實踐知識。在這一類別中,學習行業特定軟件、區塊鏈、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被認為是最受歡迎的技能。由於需求的變化和新市場的出現,硬技能變化多樣且備受重視。畢竟,它們受到新發現和獨特市場需求的影響。另一方面,軟技能是推動硬技能執行的動力,例如:一些最受歡迎的軟技能包括韌性、批判性思維、溝通、協作和適應性。人文學科學位通過培養學生具備成功應對未來尚不存在工作的能力,來滿足當前和未來勞動力需求,並能印證人文學科的潛在價值。
大學應有引領社會前進的責任,倘若連大學都選擇自廢武功,逐步縮減人文學科根基的人才培養,該如何說服社會,身而為人應保有基本的人文素養,及其對社會所展現的關懷與同理心?尤甚,文字和語言,承載著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和社會共同體的歷史記憶,若失去以人為本的社會根基,恐怕是未來無可挽回的局面。例如:台大的校訓乃:「敦品勵學、愛國愛人」,若無人文學科的點綴只會變成諺語,唯有人文學科的薰陶,方能展現台大校訓的思想、信仰、及力量。
作者:林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