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應區域經貿速度仍顯緩慢,解除管制及自由化的步伐過於保守,甚至有被邊緣化的外部危機
作者 / 林士清
回首過往一年最重要的社會意義,不在於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或318學運事件,而是台灣喪失對外情勢分析的敏銳,舉國都陷入茶壺裡的風暴。檢視台灣經濟問題成為一種內部觀點,很少用外部的觀點來檢視台灣經濟的成長,甚至不了解區域經貿整合及國際貿易情勢,TPP/RECP時常成為政客及官員綁架經濟選民的藉口。
展望 2015 年,隨著國際原物料下跌所可能降低之成本以及美元強力的趨勢,將有利於明年貿易成長。然而持續減弱的中國貿易需求,仍將限制台灣明年景氣擴張的力道,預期台灣明年之經濟成長率將略為下跌至 3.38%,持續溫和成長,但台灣因應區域經貿速度仍顯緩慢,解除管制及自由化的步伐過於保守,甚至有被邊緣化的外部危機。
目前亞太地區除了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外,具規模的大型FTA又以由美國主導的TPP和由中國大陸和東協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最受矚目。TPP具有高規格、範圍廣的特性,而RCEP則以具彈性和漸進性為其特色;相較於TPP已趨近於完成談判,RCEP目前仍以自由化程度、涵蓋範圍等基本架構之協商為主。
雖然TPP和RCEP的特性與談判進展不同,但這2個協定都是以加強合作、實現經貿及投資自由化為目標。考慮啟動FTAAP的可行性研究後,基於避免台灣邊緣化之立場,台灣應表達支持,更應積極要求盡速展開可行性研究,藉由參與FTAAP降低台灣短時間內無法加入TPP或RCEP所造成的經貿壓力。
在FTAAP進行的同時,台灣可爭取時間,對內除了進行法規鬆綁、制度創新與推行貿易便利化外,也可藉吸引外資創造更多的經貿活動與就業機會來提升台灣整體競爭力;對外則應積極參與FTAAP之研究與後續談判,並向其他重要經濟體表達與其建構FTA之意願與能力,針對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制定相關路徑(road map)與策略。
至於在FTAAP的可行性研究方面,台灣應建議著重在貨品貿易之關稅、原產地規定、智慧財產權、貿易救濟、投資、經濟合作、服務貿易、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技術性貿易障礙和政府採購等議題之研究,其中又以關稅和統合原產地規定最為重要。由於台灣是一個以貿易出口為主的經濟體,關稅會降低台灣產業出口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對台灣經貿成長造成負面衝擊。
由FTAAP的會員國來看 ,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墨西哥、日本、馬來西亞、越南、祕魯、美國、新加坡和紐西蘭等12國,同時也是TPP的成員國;而澳大利亞、紐西蘭、汶萊、中國、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等12國則同時是RCEP之成員國。其中澳大利亞、紐西蘭、汶萊、日本、馬來西亞、越南和新加坡等7國更同時參與這3個重要FTA。
由此顯見僅屬於FTAAP成員國的台灣已逐漸面臨邊緣化的危機。是以,台灣應持續研擬與其他國家洽簽FTA的可能性,提出整體戰略思維,並針對參與TPP和RCEP的戰略、步驟和方式等,進行深入研析。另外,也應對各FTA制定相關加入之里程表,如完成國內法規鬆綁、宣誓加入決心、爭取談判對象同意談判、成員國完成其國內程序、正式加入談判、完成談判、完成國內法規批准程序、達成未來因應區域經貿整合,強化台灣在國際市場之經貿經爭力。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很久没来看博主的文章了,说的颇有情理,点赞一下!
便是这个留言板 可以设置成 显示最新的顺序
站长写得真是非常好,我要让我的朋友也看一看这篇乏味的文章.
写得真是太好了,我要保存上去当做笔记,随时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