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國配偶是否應該縮短取得中華民國身分證年限一案,在台灣社會一度引起軒然大波,雖然目前關注暫時降低,但隨著中國國民黨在立院的相關法案提案已經通過一讀、即將排入二讀審查階段,預期論議遲早會再度爆發,而且台灣社會對於中配的觀感,也隨著「新北市1歲多的弱勢家庭幼童遭虐死案,行兇保母疑似是中國籍出身配偶」的消息傳開,而有更加惡化的態勢的此時,任何關於中配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牽動台灣社會對中國籍配偶的敏感神經。
正好在這個時候,一則刊登於某大報網路版、與中國籍配偶有關的消息,不僅引起社群網站網友的自發重視,更令人不禁質疑此般措施是否真有必要。
事情是這樣的,海基會在21日,為現仍為中國籍,或中國出身、現已取得中華民國籍的配偶,舉辦所謂「中配網紅研習課程」,「邀請擅於經營社群媒體的講師,為在YouTube上經營頻道的中國籍配偶授課,以協助他們提昇頻道經營成效」,「透過這次的研習課程,作出夠多精彩的影片、發揮更大影響力,讓更多中配姊妹有好的節目觀賞、讓彼此權益受到充分保障」。
若非海基會在新聞報導中不打自招,一般台灣人原本應該沒有多少人知道,原來關懷所謂的兩岸婚姻家庭,也是海基會所自我設定的重要任務;更不知道從去年年中6月起,海基會已經舉辦5場的「與中配網紅聯誼交流活動」,而這次的中配網紅研習課程,正是因為先前5場活動的與會者,向海基會反應「希望能夠舉辦網路社群經營,特別是與影片錄製後的剪輯技術、流量管理,以及頻道經營技術有關的研習課程」,而海基會也從「善」如流所致。
海基會作為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以下簡稱陸委會)的分身,受其授權或委託,負責處理陸委會不方便出面(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及台灣的黨政機關單位,無法接受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官方對口)、需要有白手套從旁或居間協助的工作,為了彰顯自己的存在與重要性,基於自身的組織本位、以及因此而生的慣性,很自然地會將台灣人與中國有關的一切事務,都試圖納入其業務範圍當中,於是,從113(西元2024,下同)年度預算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執行政府所授權或委託的工作以外,舉凡在中國的台商、台生,以及得以來台修讀學位、或者短期研修的中國學生,乃至於協助滯留中國的台灣民眾返台,甚至是對原籍(或現籍仍為)中國的配偶所提供的各項服務與救助措施,都成為海基會的主要業務項目。
而從海基會的收支狀況來看,113年度該會收入為新台幣(下同)2億8252萬2千元,其中政府補助款(亦即「政府補助基本營運收入」)為1億9410萬元,佔海基會該年收入比例為68.7%;同年度該會支出為2億9951萬8千元,政府直接撥給海基會的補助款仍佔支出的64.8%,等於海基會每花1000元,就有648元是來自於政府補助。
於是,綜合以上的資料,筆者想要問的是:
.海基會對於中國配偶的要求,簡直達到有求必應、關懷備至的程度,中配想開(或已經開了)社群媒體的頻道、不知道該怎麼經營,海基會可以請講師來教她們,但,這樣的關懷有必要嗎?中華民國政府各部會、或者是與之有關的各基金會,對於來自其他外國的配偶,有像海基會之於中配般積極嗎?更遑論「台灣人如果想要在社群媒體經營頻道,除非背後有什麼樣的公司或商業力在支持,否則還不是要自己摸索」的情況了。
.另外,中國籍配偶國家認同心向的真意如何、以及此般真意對於其間有志經營社群媒體者的影響,也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問題,相較於「中國當局對台統戰口,已經揚言今後要將30幾萬中配在政治上動員起來,為所謂統一大業發揮作用,而這些中配多數人的家族成員也多仍在中國、有利於中國當局要脅這些中配之用」,以及「先前已經不乏中國生產黨及愛國同心會等親中親共政黨或政治團體,不是充斥中配成員、就是乾脆由中配發起主導」的情況,這些中配一旦獲得海基會的社群媒體資源,會不會成為中國對台灣統戰的又一管道?就算這些受到海基會扶助的中配網紅,宣稱自己心向民主,他們要的是中國的民主、抑或台灣的民主?誰又能保證他們的話就一定能信?
.恕筆者直言,海基會這半年多以來,積極協助中配網紅的措施,以海基會目前「每花100元,就有將近65元來自於你我稅金所匯聚而成的政府補助款」的情況來看,花費公帑,為這些想要透過經營社群媒體頻道爭取名利的中國配偶開設講座,到最後會不會變成「海基會拿你我的稅金,讓中配網紅更有效地透過社群媒體洗台灣人的腦」?而這麼做,最後是有利於台灣人強化對中心防、抑或是中國當局進一步滲透浸潤台灣?海基會此般計畫的主事者,不妨在夜深人靜時捫心自問。
作者:江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