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隨即在2018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從此美中兩國進入結構性的大國對抗與競爭。從美國的角度來說,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區域議題的主導是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的目標,為達美國政府之目標,其對付中國的手段相當多元,其中印太戰略是其中之一。
台灣恰好位於印太地區的第一島鏈之中,在冷戰時期成為美國圍堵共產勢力的國家之一,雖然冷戰早已在九零年代結束,但基於二十一世紀的已是美中之間競爭、對抗的架構之中,新冷戰或稱冷戰2.0的國際格局油然而起,這一國際局勢也牽動台灣在印太地區的地緣角色。
平心而論,台灣本身沒有相當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也沒有大量的猶太民族或白人生活在此。但台灣所擁有的地緣優勢不外乎以地理位置、晶圓代工產業、民主制度等,前者(地理位置)是台灣的先天優勢,後者為台灣政府與人民所努力的成果,至今無論是先天優勢,或是後天的發展,皆大幅增加台灣在印太地區的地緣戰略優勢。
然而,從美國政府、軍方的角度來說,美國位於印太地區的正式盟邦,包括日本、南韓、菲律賓、新加坡、澳洲等國,美方除了常態性與上述國家有緊密的盟友關係外,在軍事安全上保有合作;從現實面來論,因中國政府持續挑戰、改變現有的國際秩序,讓中國在國際話語權上逐步呈現與美國競爭、抗衡的局面,加上中國政府對於台灣仍未放棄武力犯台的選項,更加深與美國之間的地緣競爭與對抗,種種因素為美國政府必須正視台灣的重要性與脆弱性。
因此假設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國基於自身在印太地區的地緣、戰略、經濟利益等,不會完全忽視解放軍攻台的訊號及後續效應,這也是為何美軍持續強化在印太地區盟邦之間的軍事合作、部署、前進基地的尋覓等,美方的做法除了嚇阻解放軍進犯台灣,也有捍衛美國的國家利益的目的。
現階段的印太局勢,正在面對美中之間的結構性競爭與對抗,雖然台美兩國本身沒有正式邦交,僅維持半官方關係,容易給外界想像美國即將放棄台灣的訊號,但從美國的國家利益、區域安全以及台灣本身的優勢來論,美國並非會全然放棄台灣,反而是從各種方面強化台灣安全,增加解放軍攻台的成本,並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能力。
作者: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