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母語選課單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因為一張選課單上就有近50種語言的選項來讓學生挑選自己的母語做學習,但此也引發了許多反對母語教育的輿論,最常見的理由就是去脈絡化的「母語無用」,而其他也有一些像「母語教師不足」以及「母語課學不到東西」的相關主張,而我身為一個現在還在教育體制內的高中生,我又是怎麼看待「母語教育」這件事情的?
我想先從「母語無用」這個論點開始談起,我認為語言並非只是一個溝通的工具,而是一艘乘載著祖先留下來的歷史及文化的竹筏,失去了一種語言,等於失去了一個民族的民族性,也失去了貼近祖先的橋梁。而主張「母語無用論」的人認為光從文化及情感上要求學生學習一門課是非常沒有意義的,他們認為學校的課程就是要學習生活中會用的到的東西,這種文化相關的東西都是多餘的。但我認為「文化」是一個建立在民族的歷史脈絡及生活方式所形成的事物,如果所有事情都只追求效率而排除掉文化,那我們人類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而相較於「母語無用」之外,我認為「母語教師不足」才是我們真的需要正視的問題,因為一個學校裡面可能有近十種,甚至一些較大的學校有可能有二十種以上不同的族群語言學習需求,一般的學校絕對不可能為了一兩個少數學生的需求而特別去聘請一位相對應語言的母語教師,而對於此問題,我的想法是,政府應使用資訊資源這些人數較少的族群母語製成線上課程,平時學生使用線上課程來上母語課程,並且培育全國性或地區性的種子教師,配合著線上每個學期至少有一兩次到校親自指導學生母語發音以及觀察學習成效,再來擬訂更進一步的方式。
再來就是許多人質疑「母語課學不到東西」這件事,我承認一周兩堂的母語課的確無法使一個人從無到有完全學會一種語言,但跟其他課比較,一周兩堂的音樂課也無法使人成為音樂家,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學習音樂課?雖然無法完全學會母語或成為音樂家,至少讓你對音樂或母語有著基本的了解,讓你不至於到完全不懂,並且使一些學生對於母語學習產生興趣,進而使用課外時間自主去學習,這才是母語教育的的用意,但要學生使用課外時間去學習母語還是有一定的困難性的,因此教育部及各縣市教育局應該要去提供一些誘因來鼓勵學生學習母語,才有機會落實每個學生多會講自己母語的目標。
母語教育施行最直接影響到的就是一些人數極少的原住民族,他們會母語的人本身就不多,而願意投入教育事業的人更少,許多族群的母語甚至需要透過外族的人來學習以及傳承,雖然由外族有熱誠的人來學習以及幫忙傳承,是可以解決這一代短期內的失語危機,但這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作法,絕非長久之計,未來還是希望將這些語言帶回到這個族群內部,此時就需要學校的母語教育來教導學生學習自己族群的母語。
最後我認為母語教育不能單由政府單方面推動,應由民間團體及個人一同推動,而近些年來我慢慢看到許多民間團體開始舉辦母語相關的比賽以及活動,也有一些對於母語有熱誠的個人開設了許多的部落格及粉絲專頁在做母語教學,我認為這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希望社會能繼續往這個方向走下去,慢慢的把曾經流通於台灣的各種語言找回來,甚至重新成為台灣社會的主要通行語言。
作者:黃資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