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進黨政府忽然拋出將考慮將中生納入健保,由於選舉只剩下倒數60多天,選票極大化的考量,可以理解。但這項議題,早在7年前民進黨二次執政就討論過,特別是關於如何修法以及政策推動時機,都有相當多的論辯。然而,這次在選舉前夕,甚至是立法院停會在即的時候,草率討論此案的後座力,不但中國政府、中國學生不領情,甚至是本土陣營支持者不諒解,裡外不是人的大忌是推動政策最需留意的。
首先,該案的推動時機就頗值得商榷。最近,習近平正在內部大搞鬥爭,除有外交部長秦剛、國防部長李尚福等先後落馬,更令人震驚的還有名望甚高的團派前總理李克強竟然猝逝,都讓人感受到中國內部氣氛不對。而中國近期對台的文攻武嚇有增無減,交通部、陸委會多次宣布欲開放中國旅客來台觀光,中國政府不只冷嘲熱諷,更是完全不予理會。在國際舞台上不管烏俄戰爭、以哈戰爭,中國都與台灣盟友維持相反的立場,從各種層面來看,國際上的大氣候或是兩岸關係都不像是應該提出對中善意的時機。
再者,關於中國學生納保這議題,站在國人感受上亦極為矛盾。健保象徵的向來都是台灣醫療制度的專業,連美國健保制度迄今都還未能完善,台灣人對於健保代表的制度成因,不只是醫療能力象徵,更是一種台灣特有的社會福利制度。若非台灣人或是台灣特別允許的外籍人士,在台灣民意裡絕難接受外人隨意使用健保。但政府喊出的是,既然外籍生可以使用健保,中國人應該比照外籍生待遇也加入台灣的健保使用基準,但這與台灣民間感受衝突在於,除了中國以外,根本沒有其他國家對台灣文攻武嚇。台灣對外最大威脅來源就是中國,既然如此要對中國待遇一視同仁,在台灣人民情感上是矛盾與衝擊。
接著,更難令人接受的在於,過去馬英九政府時代就想推動中國學生納保,但不只中國反應兩極,民進黨更是長期反對,多認為兩岸時機不宜。蔡英文總統上任之後,在2017年高層會議上拍板要納入健保,但有一項附帶但書就是,中國學生必須全額自費,不可比照外籍生由政府補貼四成。這當然不只是財務上考量,更重要是兩岸情勢對立下,民眾固然能夠容受中國人在台灣使用醫療資源,但不能額外增加政府財政負擔,這是最基本的前提。但即便如此,朝野政黨仍因為到底要修健保法還是兩岸條例,以及到底該不該補貼,沒有共識,才不了了之。
然而,這波作法卻是民進黨政府貌似有意自退立場,肯認國民黨的四成補貼政策,甚至打算以〈全民健保法施行細則〉的行政命令修改方式,逕行公告後就要上路,這等同於是變相開後門,也與當年太陽花學運強調兩岸機制公開透明、嚴格立法的精神不符。萬不可馬政府做不到的意志,由蔡政府來完成。
最後,我們還是要認清一個事實,只要習近平掌權的一天、民進黨執政的一天,中國學生是否來台、中國旅客是否來台,就在習近平一念之間。作為中共對台領導小組主席的習近平,根本把兩岸往來視為對台恩惠,這跟台灣有沒有改變施政,未必有全然關聯。2016年民進黨上台,兩岸民航沒有中斷、中國學生也沒減少來台,當時中生健保也沒納保,民進黨也仍拒絕接受九二共識,這些東西都沒少,就是習近平的意志。相反的,如今情勢不同,除非要讓中國軟土深掘,否則即便納保,中國學生恐仍回不來。台灣要想清楚兩岸關係的根本結構問題,關鍵更是國人感情能否接受,而非善惡難論的中國政府。
作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