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以來,諸如餐飲、觀光、旅宿、長照等服務業類型產業公協會向政府大喊:因嚴重的人力荒,所以需要引入海外藍領移工。台灣目前不是沒有開放海外移工,但政府目前開放移工的工作為:海洋漁撈、家庭幫傭、機構看護、家庭看護、製造、外展製造、營造、屠宰、外展農務、農林牧或養殖漁業等工作,唯獨並未開放服務業引進移工。服務業缺工潮之下引進海外移工勢必也會成為總統大選的政策議題焦點。
雖說餐飲、觀光、旅宿雖一直高喊要開放海外移工已解缺工潮,但部分學界人士認為服務業引入海外移工只是「治標不治本」,思索如何提高薪資待遇讓國內勞工願意從事服務業才是根本之道。亦有學者建議開放移工工作類型規定宜提升至法律位階,並依於《就業服務法》第46條明定以符法制。此外,亦有國內產經智庫建議:參考現階段不斷放寬農業移工員額數量,並以配套四項條件如製作「移工勞動權益手冊、選工指引、確實分配與運用開放名額、檢討失聯移工」等措施,為參考之具體做法。
除了海外移工之外,國內服務業者希冀依《就業服務法》第50條規定:僑生及外籍生工作時間除寒暑假外,每週最長工時為20小時。旅館業迫切急需人力,希望鬆綁僑生及外籍生每週20小時之工時上限。然因近年外籍生淪為學工事件,外籍生控訴來臺所做工作與所學並無相關,且每週工作超過40個小時。因此還須教育部、勞動部研擬出完備之配套措施,方能徹底解決外籍學生淪為學工問題。此外,放寬僑外生留台限制也是政策討論的範疇,須達成共識修改聘僱在台畢業僑外生工作評點表職務名稱。
國內觀光、旅宿業更有提升服務業從藍領跨越白領的職業改造,例如:將房務員更符白領形象,僑外生留台工作評點制度納入「房務人員」,並改名「房間美容師」、「房間規劃師」或「房間整理師」等。此外,將其納入符合政府政策及產業發展相關之企業受僱者,並符合評點制合格條件,並提高僑外生對於旅館工作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有意願投入該產業,且根據評點表符合留台資格增加留台機率,即有機會年增1500至1,600人力供給,海外學生若在台灣就讀觀光餐飲學科,畢業後能否提升留台從事相關專業服務工作,亦為重要政策關鍵因素。
勞動部針對旅館業缺工,啟動客製化媒合,發現以專案媒合之房務人員職缺,月薪未達3萬元者占8成6,認為低薪是更核心之問題。職此,勞動部甚至建議旅館業想緩解缺工,應先提高薪資及優化勞動環境,以提高求職者意願 ,勞動部認為大缺工有兩大關鍵:一是薪資條件不對等、二是工作職務內容不明確。由此可見,薪資、職務內容與缺工問題仍須在計畫中納入研究。國內許多飯店業者已針對缺工問題,祭出加薪、激勵獎金等福利措施,另有掃房獎金、介紹獎金,生日用餐優惠等進行留才及人才招募。
筆者認為疫情過後,國內的住宿/餐飲服務業、批發/零售業、一般服務業、旅遊/休閒/運動業的工作數已創歷史新高,但對於缺工潮的問題卻無法有效根治,關鍵是國內勞動力慢慢上述服務產業缺乏投入就業的意願,特別是年輕的勞動力可能更青睞彈性、自由、高收入報酬的外送詩。職此,倘若國內服務業的缺工潮無法有效解決,各黨派的檯面上總統候選人,也應當正視服務業公協會或產經智庫提出:「引進移工、留住僑生、放寬工時」之訴求,加緊腳步擬出總統候選人服務業缺工政策白皮書為妥。
作者:林士清